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北國大地上的人文瑰寶

 

北國大地上的人文瑰寶

作者: 蔡大雅
莫斯科市中心的兩座俄羅斯東正教教堂。(Mladen Antonov / AFP)

精神上深植於古老基督教信仰傳統的俄羅斯在文學藝術上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世界文化中彌足珍貴的瑰寶。這也一部分根源於酷寒的西伯利亞北國淬煉而生出來的一種内斂的精神力量。


前蘇聯七十年統治對俄羅斯人造成的心靈傷害至今沒有完全彌合,然而無論是在新世紀俄羅斯的文學藝術創作,或是今天俄烏戰爭中俄羅斯人一波波四起,無懼的群體反戰抗爭中,都展現了千年古老的羅斯雖然歷經共產黨超過半世紀的非人統治,依然矍鑠著北國大地上源自於古老信仰的深刻而樸質的力量。


宗教


相較於歐洲國家,羅斯的文化發展速度緩慢。西元九世紀以後,隨著基督教的傳入,古羅斯才逐漸有了文字。東羅馬帝國東正教在10世紀被定為羅斯公國的國教,自此成為影響羅斯人與羅斯文化最深遠的力量。


蒙古在13世紀的入侵摧毀幾乎所有的城鎮,積累數百年的古羅斯文化遭受嚴重破壞。蒙古統治羅斯的主要目的是徵稅和徵兵,文化上的建設與發展幾近空白,蒙古人統治羅斯二百多年,因為其採取宗教自由的態度,並十分維護東正教教會與教徒的權利,除了讓人民在苦難時從信仰獲得慰藉外,也使教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成為穩定社會及政治的支柱。


在1453年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滅亡前,就有大批學者、修士、工匠和百姓四處逃難,其中有些跑到同為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他們帶著歐洲當時最先進的知識、藝術和技術,為俄羅斯文化的發展注入動力。教堂與修道院逐漸增多,有著洋蔥頭造型的教堂成為東羅馬文化與俄羅斯風格的絢麗結晶。


俄羅斯人認為穹頂象徵至高無上、光亮無比的神,因此穹頂若非鍍上金銀,使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是以多彩的色塊旋轉向上形如火焰。對俄羅斯人來說穹頂的數目也是有講究的:13代表耶穌和12門徒、25就是前述再加上12先知、33則象徵著耶穌在人間度過的歲月。


繪畫


留存至今的最早期的俄羅斯繪畫,是繪於教堂或修道院內的聖像畫,例如在15世紀前半葉安德烈‧盧布列夫繪製的《聖三一像》,從畫中濃厚的拜占庭風格可以看出其對俄羅斯早期畫風的巨大影響。


安德烈.魯布烈夫的《聖三一像》。(公有領域)


直到彼得大帝(1672至1725年)推行西化、派遣大批留學生到歐洲學習各種科技與工藝,並引進各國的專業人才後,俄羅斯的文化才開始向西方靠攏,繪畫也逐漸脫離中世紀宗教畫的範疇,轉向描繪現實世界的人物或場景。此時的畫作多以肖像畫為主,從畫中人的穿著與姿態,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俄國人在面對新舊交替的時代時所受的文化衝擊。


沙王彼得一世於1838年肖像。(公有領域)


在西化之前,俄國人保持著中世紀拜占庭式的穿著打扮,長袍寬袖,男子留著大鬍子、女性頭戴連帽罩,在當時的歐洲各國中顯得突兀落後。彼得大帝下令男人剪掉大鬍子,違者課重稅;衣著改為歐洲當代流行的款式,小披肩、合身的上衣加上緊腿褲子;導入英法的社交禮儀,例如優雅的用餐與談吐、喝咖啡說法語、攜女伴參加晚宴等等。彼得大帝在文化上的改革與轉型,將俄國從封閉靜止的狀態帶入開放競爭的世界,使俄羅斯文化在不久後邁入黃金時期。


俄國的國力與文化在葉卡捷琳娜大帝(英譯為凱薩琳大帝,1729至1796年)在位期間達到最鼎盛階段。她原是一位德國公主,以政變取代她不得人心的沙王丈夫,統治俄羅斯長達34年,是俄羅斯帝國在位時間長的沙王。葉卡捷琳娜受過良好教育、聰敏好學且剛毅果決、善於治國也熱愛文學和藝術,現存於聖彼得堡冬宮艾米塔吉博物館內的大量藝術品,就是源於葉卡捷琳娜女王的收藏。


葉卡捷琳娜大帝肖像。(公有領域)


除了收集大師名作外,葉卡捷琳娜還創建了皇家美術學院(現名為列賓美術學院),以寫實技法為主要的教學傳統,培育出許多知名的畫家,如列賓(I. Repin)、蘇里科夫(Surikov)、庫因茲(A.I. Kunguy),希斯金(I.I.Shishkin)、波連諾夫(V.V. Polenov)、瓦斯涅佐夫(V. Vasnetsov)、謝洛夫(V. A. Serov)、福魯別里(Vrubel)等等。


伊凡四世的肖像畫,1897年由「俄國文藝復興運動」的名畫家瓦斯涅佐夫繪製。(公有領域)

文學


彼得大帝西化前的文學作品大都是民間流傳的故事,以口頭傳頌的民歌形式記錄而成。彼得西化的同時也對俄文進行改革與規範,使其書寫及表述不再艱深窒礙,大眾文學開始發展,為稍後出現的詩歌、散文與劇作奠定基礎。


葉卡捷琳娜大帝喜好閱讀,醉心於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的作品,並致力將其宣揚的理念在俄國的教育和政治體系中付諸實現。雖然部分改革並未成功,但在教育方面的建設如同埋下的沃土,為即將綻放的文學瑰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養分。


除了大量引進歐洲的經典作品並翻譯成俄文、啟蒙俄羅斯人外,葉卡捷琳娜大帝也會創作戲劇和小說,並撰寫回憶錄。此外她也慷慨資助當代的歐洲大哲:她從未見過伏爾泰,因激賞其書作內涵而提供資助長達15年,直到哲人逝去為止;法國政府威脅狄德羅要禁止其出版百科全書,女王知道後即向狄德羅提供庇護。


前人的努力使俄國文學從19世紀開始綻放光芒,拉開序幕的是浪漫派作家如普希金(A. Pushkin)、萊蒙托夫(M. Lernmontov)等人。在繼之而起的現實主義浪潮中,誕生了一大批世界級的小說家如果戈里(N. Gogol)、屠格涅夫(I.Turgenev)、杜思托也夫斯基(F. Dostoyevsky)、托爾斯泰(L.Tolstoy)、契科夫(A. Chekhov)等等,使俄國一躍成為文學大國。


進入20世紀的俄國文學雖然繁華依舊,卻已失去昔日的輝煌。共產黨暴力奪取政權後,以所謂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作為官方的文學教條,對思想與言論的箝制使文學的火種逐漸熄滅。堅持傳統創作理念的作家不是被禁止出版作品、被流放,就是被迫流亡異鄉,例如以《齊瓦哥醫生》揚名西方的巴斯特納克(B. Pasternak)迫於壓力婉拒諾貝爾獎,在痛苦和孤立中度過餘生,直到死後其作品才被允許出版,又過了數十年在蘇俄解體前才被恢復名譽。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A. Solzhenitsyn)則經歷了被勞教、流放、剝奪國籍後流亡海外的命運。


1974年2月15日,俄羅斯作家兼歷史學家索爾仁尼琴在前往蘇黎世前攝於科隆。(AFP)


雖然如此,赤化之前的俄羅斯文學奠定的基礎使得在前蘇聯酷烈統治下創作的文學家依然能夠創造出如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這樣的巨製,深度向世人展現了共產黨鐵蹄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共產暴政對於人類心靈的摧殘。


進入21世紀,前蘇聯的文學創作依然慧光突現,或以嘲諷,或帶有存在主義、象徵主義的各種後現代風格,遙接舊俄時代果戈里《死靈魂》等文學奇葩,呈現了前蘇聯奇詭的另一風貌。


音樂


早期的羅斯音樂除了宗教音樂外,多是以民歌的形式,或作為民間舞蹈的伴奏音樂而流傳。彼得大帝西化時邀請許多歐洲音樂家到俄羅斯演出,推動朝廷和貴族舉辦大大小小的音樂會或舞會。沙王的禮遇帶動社會上下對音樂家的尊重,使之在俄羅斯享有極高的地位,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代。


18世紀是俄羅斯音樂學習成長的時期,歐洲傳入的音樂形式與樂器不斷普及、各國名家紛紛前來表演獻技,古典音樂成為各階層的共通語言:上層階級會鼓勵兒女學習音樂,視之為高尚的生活情趣;有天賦的音樂學生和年輕的音樂家無論什麼社會階級都能獲得賞識和支持;甚至連處於最底層的農奴都能組成樂團,在農閒時合奏樂曲。


隨著全民愛樂的風氣漸成,人們不再滿足於只接收外來的音樂,而是希望聽到能呈現本土風格的作品。音樂家開始提倡用古典音樂的作曲手法,創作出具有鮮明的斯拉夫民族特色的音樂,並用與歐洲相同水準的演奏技巧演出,來展現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多層次的深刻內涵。這個願望在19世紀由葛令卡(M. Glinka)帶頭實現,並開啟了俄羅斯音樂融合古典技法與民族曲風的發展方向。


「俄羅斯古典音樂之父」葛令卡,1840年。(公有領域)


葛令卡的創作豐富多樣、作品涵蓋交響樂、歌劇、室內樂、歌曲等不同類型。他以同時代的文壇好友普希金的詩作為歌詞,配上優美動人的旋律,譜寫浪漫曲,兼具藝術性與大眾性。葛令卡是第一位被歐洲音樂界公認的俄羅斯傑出作曲家。他開啟了俄羅斯古典音樂的輝煌時代,被後人譽為「俄羅斯古典音樂之父」。


如同文學界的人才輩出,19世紀也是俄羅斯音樂界的黃金時代。從葛令卡開始,眾多巨匠級的音樂家如湧泉般精采現身,他們有的力倡具有民族特性的創作、有的致力於教育、有的專精於演奏技藝的不斷進步,共同將俄羅斯的音樂藝術推至頂峰,使之成為俄羅斯人的驕傲與全人類的共同珍寶。


1856年葛令卡的學生巴拉基列夫(M. Balakirev)在聖彼得堡組建一個音樂創作小組「強力集團」(也叫五人樂派,Moguchaya Kuchka)。五人中除了巴拉基列夫外,其他都以業餘作曲家起步,最後成為音樂大師,例如以《天方夜譚》等作品聞名於世的林姆斯基-高沙克夫原是海運軍官,後來才到聖彼得堡音樂院擔任教授,他的早期作品是在出海航行期間構思創作而成、創作《展覽會之畫》的穆索斯基是公務員、歌劇《伊果王子》的作者鮑羅定是有著醫藥博士頭銜的化學教授。


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兄弟(A. & N. Rubinstein)從柏林學成歸國,於1859年成立俄羅斯音樂協會、在1862年創建了俄羅斯第一所音樂學院——聖彼得堡音樂院,而後又在莫斯科創立莫斯科音樂院。學院秉持傳統的理念與高標的規範,培育出無數傑出的音樂家和演奏家,例如享有國際聲譽的柴可夫斯基(P.Tchaikowsky)、葛拉祖諾夫(A. Glazunov)、史特拉汶斯基(I. Stravinsky)、普羅高菲夫(S. Prokofiev)、拉赫曼尼諾夫(S. Rachmaninov)、史克里雅賓(A. Scriabin)。團體有聖彼得堡愛樂、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莫斯科大劇院等等。即使經歷20世紀的巨變與共產極權對文化的破壞,這份堅持也未曾改變,才使俄羅斯的音樂教育及表演藝術至今仍位於世界前沿之列。


結語


前蘇聯解體之後,共產主義強加於俄羅斯的枷鎖並未完全褪去。然而,隨著這一輪烏俄戰爭,籠罩在羅斯頭頂的極權鐵掌終將耗盡它最後的一絲蠻力而崩塌。正如俄羅斯北國大地上遍布的一座座大大小小,東正教壯美虔敬的金色教堂在蘇聯解體後再度敲響了鐘聲,古羅斯源自古老信仰的力量之泉將再度湧現。


——轉載自《新紀元https://www.epochweekly.com/》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