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耶倫的升息談話含濃厚政治味
金谷道
2021年2月5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一場虛擬圓桌會議發表講話。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1年05月06日訊】美國財長耶倫週二(4日)在美國傳媒Atlantic的虛擬峰會中語出驚人地說,可能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制部分由數萬億美元政府刺激支出所帶動的美國經濟的過速增長。此話一出,納指當日重挫1.88%,反映投資人聞升息色變。其後,耶倫透過《華爾街日報》又改口說自己並非建議或預測會升息,通脹不是問題,還說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
耶倫前後自相矛盾的說法讓很多人困惑。到底景氣有無潛在的過熱危險?通脹真的不是問題嗎?對抗景氣過熱的工具只有美聯儲的升息嗎?聯邦政府的政策大撒幣難道不該檢討嗎?升息難道不會成為聯邦政府財政的一大包袱嗎?
筆者以為,耶倫的升息談話只點出問題,但迴避根本的解決之道,充滿濃厚的政治味。
耶倫的言辭反覆應該有政策導向的意圖,若投資人對於升息的心理越來越強烈,股市此後將易跌難漲,尤其科技股的表現將進一步跑輸傳產抗通脹類股。耶倫此後的澄清,大概就是擔心自己的專業判斷成了股市崩盤的導火線,同時也有替美聯儲越俎代庖的嫌疑。
然而,經濟學家出身的耶倫的確點明了當前的一大問題是通脹。當通脹來臨時,政府對抗通脹的最有效工具是立即升息。前美聯儲主席沃克(Paul
Volcker Jr.)在1980年代主政時,通脹一度飆到14.8%,於是他將聯邦基本利率由11%拉高到20%,最後成功擊退通脹。
歷史殷鑑不遠,當今所有美聯儲官員們的內心應該對通脹不敢掉以輕心,但為了讓市場不出現恐慌和惡性通脹的預期心理,多數官員們都說即使出現通脹,也是暫時的現象,不是長期現象。美國10年債殖利率3月底一度衝高到1.74%,目前已回到1.57%附近,反映此時債市的通脹預期心理並不濃厚。
耶倫雖後來改口稱通脹問題不大,但她在事先錄製的視頻中卻警告政府刺激政策支出的高峰可能引發經濟過熱,從而刺激通脹竄升。換言之,耶倫點明了通脹預期的源頭是聯邦政府的大撒幣,只要源頭的刺激規模降低或消失了,通脹也就不會亂竄了。
耶倫在美聯儲主席任內,向來被市場視為鴿派,她的措辭相當纖細,經常安撫了投資人浮動的信心。而此時,耶倫成為美國財長,卻毫不遮掩地建議升息、驚嚇投資人,到底是她不小心說了內心話,還是有意引導股市降溫?
向來言詞犀利的財經評論家希夫(Peter Schiff)認為,通脹問題已經談很久了,從去年3月美聯儲開始憑空撒幣數萬億美元,到聯邦政府斥資數萬億美元刺激經濟,市場就開始討論通脹的問題了。
他說,現在民眾只要到零售商店、加油站或家得寶(Home Depot)購物,就會第一手感受到物價上漲。現在的問題是:供應鏈出現瓶頸加上經濟重啟和汽油需求返回常軌,通脹真的像官員們所說的是短暫的問題嗎?
此外,升息受傷的不僅是投資人,美國政府龐大的發債計劃也必須付出額外的利息成本。財政部預估第二季發債的金額將達4,630億美元,第三季也將繼續發債8,210億美元。只要利率增加1個百分點,這兩項發債計劃每年將多付出128億美元的利息成本。
筆者以為,如果美聯儲因對抗通脹而計劃升息,聯邦政府就應該減少發債、減少推出刺激政策。
耶倫的升息談話也讓此時的美聯儲陷入尷尬,但應該不會改變其政策立場。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多次重申2023年之前不會升息,也說通脹是短期現象,這幾乎成了美聯儲政策近期最高的指導原則。
除非物價漲幅衝高到3%以上且維持一段時間,否則現階段的低利率政策應該不會改變,美債殖利率近期的回檔也暗示債市投資人看到了美聯儲短期不會升息的決心。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