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共通過四攻擊模式 對台發動信息戰
一項新分析指出,中共發動大規模信息戰,加深台灣的分裂,導致大量COVID-19假信息充斥台灣社會。圖為2021年5月25日,因疫情而幾乎淨空的台北市道路。 (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一項新分析發現,中共為了破壞台灣的民主,提升北京的形象,在2020年對台灣發動了大規模的信息戰,透過四種攻擊模式操弄輿論,加深了台灣的分裂,導致大量與中共病毒(COVID-19)相關的假信息充斥台灣社會。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中共信息戰的結果,在短期內不明顯,但長期來說卻是「震耳欲聾」。
「跨世代或政治立場之間的分裂、更極端的同溫層,甚至在選後依然難以修復,已危及台灣的民主發展。」研究者寫道。
研究人員指出,中共發展出了一套複雜的假信息宣傳工具,類似手法在其它民主國家和中國內部也可發現,例如H&M禁用新疆棉,導致中共官媒齊批,中國群眾大規模抵制,也展現了類似的全球資訊操作手法。
總部在台北的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於5月24日發表了一份名為「震耳欲聾的低語」(Deafening
Whispers)的報告。在這份長達130頁的報告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019年中至2020年中的數千條線上帖子,發現有關COVID-19和台灣大選的虛假或誤導性信息很普遍,許多都可追溯到中共所協調的行動。
報告指出,中共擁有眾多資訊戰單位,並且會將任務外包給私人企業,形成多層的攻擊網絡。這種分散、不連貫的攻擊模式,是中共和俄羅斯在資訊戰上最大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也將人民「武器化」,當作傳遞不實訊息、放大官方發言的重要工具。
報告稱,中共支持的行為者們多方暗示,台灣的民主制度已經失敗,無法應對COVID-19疫情,並強調中共的體制「是更好的政治體制」,進而破壞民主進程,並減低社會對當局的信任。
四種攻擊模式
研究者追蹤了中共支持的行為者是如何散布「民主是失敗的」這一說法,將北京的行動分為「四種攻擊方式」。
第一是「外宣模式」。這項模式以中央政府或黨中央為資訊操作的中心,利用其它政府機關及傳統媒體進行新聞宣傳。
第二是「粉紅模式」。這項攻擊模式,利用了被稱為「小粉紅」的激進分子。研究人員指出,這類攻擊組織鬆散,沒有明確的中心,大量傳播低階的不實訊息,而非外宣新聞。
第三是「農場模式」。許多社交平台帳號因為受商業利益驅使,常轉發內容農場的文章及不實訊息。報告稱,為了使這些訊息更容易散播,中共行為者在內容上經常會結合日常生活相關的主題。
第四是「協力模式」。本模式並沒有固定的行為者,這類攻擊的資金來源常在中國境內,但製造及散播假訊息的人員常在台灣本土。
研究指出,近年來中共當局在操縱輿論上,已不再隱匿自己的角色,反而不假掩飾地進行操作,導致中共當局的大外宣系統,與人民發動的攻擊合流,這不同於社交媒體被武器化,是「人」的武器化。
此外,在中共主導資訊操作的同時,也投資各型產業,使其成為資訊操作的行動者。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也會投資看似無法立即產生效果、但具影響力的關鍵企業,以創造親中共的市場趨勢。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