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是誰的下水道?日本副首相回嗆趙立堅
圖為2020年8月28日,日本東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KAZUHIRO NOGI/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1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日本決定兩年後把福島核廢水稀釋後排入太平洋,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本副首相對此反問回應:「中國說『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難道是中國的下水道嗎?」此前港媒披露,中共每年傾倒進海洋中的液態氚是福島未來傾倒的10倍。
日本政府4月13日決定,兩年後把一百多萬噸福島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中,排放前,東京電力公司(Tepco)將先過濾核廢水,去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
對於日本排放廢水的方式,美國表示支持,韓國和中國提出抗議。
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和中韓兩國的做法遠非同一件事」,「這低於中國和南韓(核電廠)向海中排放的濃度」,「那些水喝了也沒什麼事」。
14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至於日本個別官員稱這些水喝了沒事,請他喝了再說。」
16日,麻生太郎被詢問對趙立堅「下水道」言論的看法,麻生太郎說:「中國說『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難道是中國的下水道嗎?」
他說,太平洋「這是大家的海洋」,「我們可以稀釋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七分之一,這是可以飲用的」。
趙立堅發表上述言論的當天,香港『眾新聞』報導,中國現存的49座核電機組,同樣都將核廢水傾倒進大海。
中共生態環境部在2017年的一份批文顯示,在距離香港只有50公里的大亞灣核電站,共6台機組,每年的液態氚排放上限達到225兆貝克,是福島未來每年排放量的10倍。
報導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國已經有16間核電廠,一共49座核電機組正在運作中。僅在香港方圓200公里內已有4座核電廠,包括大亞灣、嶺澳、台山和陽江,究竟他們每年排放多少核廢水?
2016年香港《蘋果日報》、《明報》、《香港01》等多家媒體披露,大亞灣核電站多次發生洩漏事故,但中共全面封鎖消息。
《自由亞洲電台》2014年披露,大亞灣核電廠2010年發生核泄漏事故後,當局給當地三個鎮約有10萬名居民每人每月祕密發放所謂的1000元「生態保護費」,實則封口費。
法廣4月17日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認為,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的做法符合國際慣例,是適當的做法。
報導引述倫敦帝國學院分子病理學專家湯瑪斯(Geraldine Thomas)的介紹表示,氚本身不會對健康帶來風險,考慮到廢水將融入大海,氚因素引起的風險就更小。她認為,福島核電站的碳14同樣不存在危險,消費者更應該關心大洋中的化學污染,如水銀等造成的污染。
責任編輯:孫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