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看手機 「瞎不瞎」?
在暗處看手機會造成眼睛傷害嗎? 報系資料照
『醫師,我家兒子常常在睡前關燈看手機,我告訴他手機藍光會讓他瞎掉,他就是不聽。』
『醫師,我睡覺前,都要看一下手機,才能安心睡覺,這樣會不會瞎掉?』
這是門診常聽到病人的反應,顯然越來越多民眾睡前看手機已經是例行公事,但明知不可為,卻無法控制睡前看手機的慾望。
3C藍光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只有3C產品才有藍光嗎?
沒有3C產品就沒有藍光嗎?當然不是,太陽公公發出的太陽光就是最大的藍光來源呢!怎麼可能?
太陽光看起來一點都不藍啊!你可能這樣問。
科學家牛頓,在300多年前,使用稜鏡做實驗,發現太陽光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波長400至800奈米)連續性的光譜,而且每一個色光強度都差不多,我們才知道天邊美麗的彩虹原來就是太陽光折射所造成。所以,事實上,太陽光就是最大的藍光來源,我們其實是一直曝露在強大的藍光底下。
眼球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上面的感光細胞將光學訊號轉化成生理神經電流傳送到大腦我們才能看到東西。
感光細胞中的視紫質(rhodopsin)在曝光後結構會改變而產生生物電流,它的好鄰居色素上皮細胞負責把曝光過的視紫質恢復原狀,才能再接受光線的刺激。這樣的轉換過程,就好像照相機的底片曝光後,我們再經過某種化學處理讓它成為可以再照相的底片一樣。要是感光細胞或色素上皮細胞受到傷害,這項生理循環即會受阻,我們的視覺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許多臨床研究發現老年性黃斑病變可能與年輕時長時間曝露在陽光下有關,因此光線日積月累所造成視網膜慢性的傷害,也就是光化學傷害越來越受大家的重視。當光子接觸到感光細胞的外節段時,視紫質中的順式視黃醛會轉變成全反式視黃醛,累積在感光細胞中的這些反應中間物受到短波長藍光的刺激會激化產生活性氧及其它的游離基。這些活性氧與游離基會傷害細胞膜。
負責後勤補給的色素上皮細胞,無法完全分解這些受到傷害的細胞膜,於是色素上皮細胞中便累積了許多核脂質,核脂質越多,色素上皮細胞就越老化,同時核脂質又會引起光化學反應,提高氧化的壓力,終究造成色素上皮細胞的凋亡。
唇亡齒寒,感光細胞也跟著死亡。這就是造成光化學傷害的機制。波長越短的光線,能量越高,光化學傷害的能力越强,因此陽光中的紫外線與可見光中的藍光波段最為危險。
藍光光子能量表 圖/王孟祺醫師提供
小常識/3C藍光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常常有人說3C產品的藍光比較多呢? 因為3C產品的白色背光源,是在藍光LED外包覆著黃色螢光粉,使得人類得以用LED湊出足夠亮度的白光,促成了各種LED顯示器的發明,也造就照明效率的提升,因此藍光LED的發明者獲得了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因為背光源是藍色LED,所以有很多人擔憂這些藍光會造成傷害。
小常識/3C產品藍光VS.太陽光藍光
事實上,藍光傷害中的藍光指的是波長400至500奈米間的藍、靛、紫這些色光的統稱,藍色LED所發出的藍光波長在460奈米處有一個高峰值,但在400至450奈米間的波長強度並不高,和太陽光中各色光平均的連續性光譜有所不同,但是本質上他們和太陽光中460奈米的藍色光並無不同。
各種光源光譜圖 圖/王孟祺醫師提供
小常識/藍光傷害是什麼?
藍光傷害也稱為紫外線-藍光傷害,這種傷害和光子接觸到有機分子後引發游離基與氧化作用有關,光子的能量越高越會造成傷害。波長越短的光線因為光子的能量越高,所以也越危險。這種傷害被懷疑與視網膜的黃斑病變有關,是日積月累的一種慢性傷害。
3C產品的藍光波長在460奈米左右,日光中卻還有3C產品中不具有的更短波長的靛紫光和紫外線,況且日光的強度比3C產品的光線強度要高非常非常多,因此在戶外活動時,我們更要注意到配戴太陽眼鏡來做防護。
暗處看手機ok嗎?
所以在暗處看手機會造成眼睛傷害嗎?事實上,目前國內外並沒有因為使用3C產品而導致藍光直接造成眼疾的文獻報告;所謂視網膜黃斑病變都是日積月累的一種慢性傷害。但在睡前關燈看手機或小朋友躲在棉被中玩手機,都是應該避免的壞習慣,這些不良使用習慣會衍生出種種問題,如:因光線不足、姿勢不佳、視角異常、距離太近……等因素,造成乾眼症、眼睛調適疲勞等問題;如果在孩童時期,還有可能因近距離用眼造成近視加深。睡前使用手機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若熬夜追劇,也可能誘發睡眠與自律神經有關的眼疾,例如俗稱的「眼球過勞死」,這是一種黃斑病變的中心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這些所引發的問題,都是我們必須去留意且避免的。
如何與3C產品和平共處?
建議使用3C可以在睡前一個小時前使用,使用時間避免過長,距離維持在30公分以上,光線充足。
如果不知如何掌握光線的調節或有螢幕藍光的擔憂,其實可善用3C螢幕亮度自動調節或藍光調節程式裝置,讓使用3C產品更有智慧、更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