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到2000,人的平均壽命從39歲增到78歲,預計本世紀結束達156歲。絕對可能!
歲末祝福各位延年益壽,身體健康之餘,常常動動手指,上網逛逛,互聯一下,通通氣,免得被我通緝。
|
文/劉鍾毅
從1900到2000,人的平均壽命增加1倍筆者那時所看到的討論如何延年益壽的文獻,多是以這個年齡為標竿。近來上網遊逛,發現涉及延年益壽的文獻,討論的內容較2年前,調門已經大為升高。不再限於卡瑪122歲的框框,而是努力使現有的平均年齡78歲在本世紀結束時翻一番,達到156歲。哇!這可能嗎?
從1900到2000,人的平均壽命從39歲增加到78歲,也正是增加了1倍。根據10多年以來的情況看,它的增長仍然在繼續,並且長幅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生物的壽命不論長短,都終必一死。其中只有人類才能為推遲死亡而有所能動地作為。進入文明後的人類不只是被動地逃避死亡,而是在一定範圍內想方設法去掉一些導致死亡的條件。
人類在黑暗中經過了長期的摸索以後,發現這個世界是可以通過「嘗試錯誤法」(Trial
and error)來改變的。這就是「科學」的萌芽。18世紀中葉,以蝸牛步伐緩慢進展的科學終於有了一次飛躍,人類發現了取得自然界的能量代替自己勞動的捷徑,從而進入了一個大力主動開拓的紀元。科學開始大步前進。這時的人類就像是拿到一把「萬能之鑰」,逐步打開這個星球上所存在的很多「黑盒子」。
人掌握到其中的秘密後所做的唯一事情,分析到底,不外乎是把它轉化成為實用技術,改進自己的安全,戰勝各種各樣的敵人,使自身的生命延長,同時使生命的品質改善。除衣食住行的水準提高外,就是改進自身或家族(擴而大之就是民族和國家)的安全。
改善前者的需要是緩漸的,而後者則是即刻的,否則被敵人消滅。因此,自從有人類以來,武器的開發和製造歷來優先於民生。從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所製造的
第一個工具是殺死敵人的長矛尖刀,其次才是燒烤食物的鐵板鐵鍋。原子能的利用,首先是製造炸死敵人的原子彈,下一步才是發電取暖的原子爐。第三步則是利用其中開發出來的技術,為醫學服務,改善健康,延長壽命。
醫學發展歷史分三階段
人生的意義是生,這可能在孔夫子「不知生焉知死」的論述中即得到體現。因此,醫學發展的唯一動力是要生存求活命;具體講,也就是解除病痛(改善生命品質)
和推遲死亡(延長生命期限)。以此為準,可以把它分成以下三個階段來回顧一番,它怎樣幫助壽命延長。
一、盲目摸索階段:遠古至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夕(18世紀初)醫學萌芽之前,人類有什麼病痛,僅憑初淺的直覺,對症加以處理。沒有系統而嚴肅的理論,只有膚淺的經驗作為以後「類似的」問題的參考和指導。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初步的理論。它的指導意義有限,因為其中滲透有太多的主觀猜想和原始宗教的盲從。不論古埃及、古希臘或古中國所創立的理論或文獻,對今天的醫學實踐,大多只有歷史的、哲學的意義。例如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BC~370BC)倡議的四色體液論(黃疸、紅血、黑膽和藍水),或中國古代醫學陰陽五行的理論何所指,對今天醫學的理解和執業及現代生物學,均毫無影響。二、科學實驗階段:18世紀初至20世紀
這一階段開始於近300年前歐洲工業革命爆發以後。由於人類的勞動生產率飛躍的發展,社會容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脫離直接的生產活動,從事為生產服務的間接事業,其中包括教育和科學。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它把醫學的發展,置於科學的基礎上。人們的觀察開始集中到實物上。起初限於肉眼所能看到的範疇,例如醫生說心臟時,他是指位於胸腔左側中拳頭大,內分4個心腔,與全身有大小血管相連的那個肉質的器官,也知道它活動的原理。在此基礎上,醫生懂得雜音和心腔瓣
膜缺陷的關係。
以後由於放大鏡的問世,醫生的觀察深入到細胞的水準,進而通過電子顯微鏡深入到分子水準。人們對疾病的理解因而大為加強。這樣一來,醫生對糾正身體內部病理的能力,變得有的放矢,常常能做到手到病除。例如阿米巴原蟲噬咬大腸壁而致腹痛、腹泄,醫生用口服或灌腸的方法,把殺滅原蟲但不損傷腸壁組織的藥水送到大腸,原蟲一旦殺死,痢疾豁然而癒。
總結這一階段2、300年來醫生所做的,主要不外乎是設法把妨礙人機體正常運轉的有害因數,例如阿米巴原蟲去掉,讓機體回到正常的道路上來。人解除了病痛,恢復了健康,有機會活完天年。這就是為什麼人的壽命從1900年的平均39歲增加到2000年的78歲。當然,這一次人類壽命的成倍增加,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嬰幼兒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以及饑
荒與傳染病相關死亡的減少。
三、巧奪天工階段:20世紀末葉開始,直到現在
由於生命科學的發展,醫學開始了全新的征途,從糾正病理變化到創立新的體質,超過天生的水準,使人的壽命延長。例如,如果某人心臟瓣膜天生開和關的次數只有80年,以後就要報廢,壽命也就終止;可是,生命科學能夠在體外為這個瓣膜即將報廢的人,按照他的身材和心臟
的尺寸,訂做一個人工的瓣膜,安到那個快要報廢的心臟裡,使心臟再跳動若干年,壽命因而大大延長。這就使醫學的發展進入嶄新的第三階段。本文在下面對這一階段的前景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人工製品代替天生的器官已經應用於臨床,除心臟瓣膜外,還可以舉出膝關節、髖關節、喉頭、四肢…等等。從遠景來看,很多器官都具有這種被替換的潛力,這只是巧奪天工最初的一個方面。
(二)通過基因改造,大大延長生物壽命的嘗試。1993年,舊金山加大的女科學家肯容氏(Kenyon)宣佈,通過對C. elegans 的線蟲(圖3,實物長若
線蟲用來作抗衰老的研究只是一個開端,但是它卻指出了一個
(三)挖肉補瘡:對於已經衰老不堪,或受到嚴重病損,難以修復而人工暫時還製造不出代替品的器官,可以用另一個因故死亡者捐贈的同一健康器官,加以替換,已經成為現實,例如腎臟、角膜、心臟、骨關節、肝臟、皮膚等等,它們既改善了生活的品質,也延長了壽命。
(四)利用生物再生的技術,人工培育出臨床上需要的器官或組織,汰舊換新。在器官的層面,使生命返老還童。目前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在自然條件下分化出各種器官和組織的幹細胞。「自然條件」是指取自某個活人,這就引發出生物倫理學(Bioethics)的爭議,使得研究工作受到了材料來源的限制。
現在,情況有了改變。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John
Gurdon和山中伸彌獲獎的項目正是解決了幹細胞來源的問題。它可以來自人的體細胞。體細胞本來就是在娘胎裡,從幹細胞逐步分化發育而來的。他們兩人的研究開發出一種方法,把已形成的體細胞逆向發展,在實驗室裡走「回途路」回到原來的幹細胞。有了幹細胞,就可以在病人的體內或實驗室中,分化培育出任何一種體細胞,發育出替代衰老或病損的組織或器官。解決了這麼大的問題,還不值得頒給這個大獎嗎?
此外,幹細胞也是人體內用來修補受損傷組織的原材料。因此,如果能在臨床上,按要求利用它集中對某處的病損組織和器官進行修補,其潛在的可能性可謂無窮無盡。這一神話般的遠景,正在生命科學的指引下,在世界各大醫學中心蓬勃開展。最大的成功報告來自印度的眼科Pr-asad治療中心。2007年第一次用幹
細胞再生的技術,使一個13年前由於化學液體灼傷而致雙眼失明的盲人,再生出正常的角膜而使視力恢復正常。
自那以後,世界各地零零落落不時傳出了幹細胞療法令人鼓舞的報導,例如使骨髓再生治療血癌、再生膝關節的軟骨、治療黃斑退行性變使原先歸於絕望的失明重見天日。這一類報導雖然多屬個別的案例,不足以作出可以推廣的結論供其他的醫院學習,但它所指出的方向,值得注意。
至於用幹細胞在人工的環境中先培養出整個器官,再移植到患者體內,已有美東北卡州某大學醫院植入膀胱和尿道獲得成功的報導。
總的來看,幹細胞治療已顯示出無限光明的前景,但是仍然不成熟。它的技術要求高,實施的難度大,其中仍然有很多未知數。因而一般發達國家,如美、歐、日本等衛生行政部門都沒有批准為法定的治療。倒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如墨西哥、黎巴嫩和泰國等10多個國家已可合法申請開展,政府審查後如認為條件滿足,即批准實施。中國也已立法實施和開展。它們的成功程度,發達國家都在拭目以待。如果人工誘導的幹細胞的致瘤性得以控制,其在組織與器官修復中用於克服人類長壽的短板效應的價值,將得到充分體現,從而展現出難以想像的光輝前景。
(五)天人合一:把 科學設計的某種機械裝置,與體內已受到嚴重病損的器官結合起來,使它的功能得以有某種程度,甚至完全的恢復。其實,這種作法早已用於臨床,例如戴上眼鏡以矯正視力已有700年的歷史;用於糾正心率不齊的第一個植入式的心臟起搏器(Pacemaker),從發明、改進到普遍安裝已有50多年。我們現在要談的是更為精細的設計,例如在感官已經衰老到無法再感受時,由機械裝置的人造感官直接把感覺例如顏色或形狀,轉化為某種特異的神經衝動,傳到腦子裡,參與意識的活動而被感受到;另一方面,在肌肉萎縮或癱瘓因而失去運動或說話的能力時,用機械的裝置代替手腳、四肢或口舌,把傳達腦中運動或說話意向的神經衝動,轉化為機械裝置能懂的資訊,直接指揮而恢復運動或說話的能力。這種設想都已超越「想」的階段,
開始有了初步成功的嘗試。
這種能力的實現,有一個共同的機制。我們都熟悉電腦攝影或錄像的操作,也看到電子遊戲中操縱賽車的場面。實施的關鍵在於把所有的資訊,不論進入的感受或發出的命令都數字化。美麗的風景或迷人的樂曲,在電腦的處理中,都不過是一長串數字化的信息。電子遊戲中發出的指令也是這種東西。腦的活動,不論感受(Perception)或意向(Intention),歸根到底,都不過是一系列電波活動傳達的資訊。除非死亡,人的腦電活動是不會停止的,所以任何時候,當腦電圖是一根直線時,醫生就宣佈病人已「腦死亡」,可以開始料理後事了。
理論上,腦細胞發出的電波也可以轉化為一系列數字化資訊,體現其感受或意向。不過,它與客觀世界傳進腦的數字化資訊是兩套不同的系統,就像兩國不同的
文字。可是,如果我們對兩種系統都懂,那麼,就像人在電腦中安裝對文字作即時翻譯的程式,使兩個系統溝通和交流,我們就可以繞過眼睛的視網膜和/或視神經,把客觀的視覺資訊直接傳達到負責視覺的腦皮層(位於枕葉)。這時,不管導致盲人失明的眼疾是甚麼,都可以恢複視覺。其他的感覺如聽覺、觸覺也是一樣。據報導,這種設想已經在個別的實驗中有令人鼓舞的成功。
由腦指揮的意向性動作,都可以用資訊翻譯的程式傳達到人工安裝的機械裝置,加以實現,如端茶杯喝水、或對來客寫出「早安!你好。」這種設想則已在個別的案例中,用於臨床。最著明的例子是英國有現代愛因斯坦雅譽的
軀體衰敗有日 精神永在
不論中西文化,人們在追思親友或領袖去世的祭典中,總是祝願死者的精神永垂不朽。這只是一種感情和願望的表達。
如果精神是指意識,是人所表現的性格、意志和興趣;那麼,有人聲稱,由於疾病、中毒或外傷使病人昏迷時,人的意識看起來已經消失,卻可以在離開身體的情況下繼續存在。筆者在《世界週刊》
但是,今天由於科學的發達,似乎已有可能做到,即趁人健在時,把他的意識複製下來,輸入超級電腦中保存起來。在他的軀體消亡以後,我們可以打開電腦,在螢幕上與他作書面的對話。如果你問他有關當前某一時事的看法,他可以答稱沒有興趣,也可以侃侃而談,決定於他的選擇。這不就是讓他的意識和精神離開軀體,而且永垂不朽了嗎?
Duncan氏今年9月出版的暢銷書「如果我活到164歲」中對這一前景有詳細的論述。其中心思想是:「人在心(腦)中所儲存的一切,從愛的感情,到記憶和情緒等等,都能加以數字化成為數據或數碼」(Everything in our minds from love and feelings to memories and
emotions, can be reduced to data and
codes)。其中也包括經歷、經驗、價值觀、理念等等精神領域的內容。它們成為數據或數碼以後,就可以用電腦處理,如儲存、轉化、處理(processing),把結果以文字或聲音表達出來。它與真人的腦發揮功能的情況十分相似。這時,人的壽命就可以達到真正的萬歲了。最近,英國一位腦神經科學家說:「我們人有一天不過是電腦裡的一堆數據而活著」(“One day, you will live on in an avantar,”Wired.com. April 23,
2012)。
根據目前的估計,在上述的措施全面綜合實施之後,本世紀末一般人的壽命,像上一世紀一樣,有望大大增加,也是1倍,達到150~160歲。至於對於像愛因斯坦或喬布斯那樣的天才,要作意識或精神的永久保存,據最樂觀的估記,在本1世紀末或可實現,而最保守的看法,則需再等1、2個世紀,但有時科技的跳躍性發展,亦有可能使這一過程大為提前。
是的,我們目前正處於人類壽命又一次大躍進的前夕。
(選錄自《健康世界》444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