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的搜尋引擎打上「獨居」二字,出現的是「獨居老人被鈍器敲擊而死」、「82歲獨居老教授上吊自殺」,更多的是獨居老人死亡多日後才被發現的新聞。
而另一類的獨居訊息,就是提供獨居女性的居家安全守則,包括在門口放男鞋、曬衣場掛男性襯衫等,似乎只要有男性在家,就可免去罪惡。
獨居彷彿是一種危險、一個缺憾、一個有待解決的麻煩,獨居的人似乎都三餐隨便、被寂寞吞噬,門外一響就身心不寧。
事實上,人生有很多階段都會獨居,也有很多人正在獨居,如為了求學、工作離家一個人住;或是離婚、寡居,甚或單身,獨居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必修學分之一。
獨居非但不古怪,更可能因為獨居,而發現自我的主體性,進一步學會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孤獨》的作者安東尼.史托爾(Anthony Storr)醫師認為,獨處的能力是一種寶貴的資產,可以促進學習、思考與創新,和自己的內在世界接觸。
「人始終在追求幸福,但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最奧妙的心理經驗,往往發生於內部,即使和他人有關,也是極淺淡的關係而已,」他認為。
我們並非推廣獨居,也無意忽視獨居所必須具備社交與經濟上的條件,才能維持獨立,但透過以下這些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獨居經驗,你可以不必害怕獨居,更進一步在有機會獨居時,也可以擁抱幸福。
相信自己有能力,一步一步更好
徐玫怡,五年級中段班,過去是唱片公司企劃,現在是前景可期的圖文作家兼漫畫家。她和另一位漫畫家張妙如所共同創作的「交換日記」,從1998年至今已經「交換」出6本作品,甚至還有了T恤、錢包等周邊商品。
由於是日記,個人的生活瑣事和人生大事都無所遁形。徐玫怡在幾經猶豫後,在《交換日記6》公布了離婚的訊息。
脫去了賢良主婦的外衣,不用《交換日記》裡單純可愛的語氣,徐玫怡訴說離婚後,如何去建構一個人的生活,及她走過婚姻的微笑和眼淚。
「2001年底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從前夫住的地方搬到弟弟家暫住的那一天下午,打包的東西零落四散在借住的房間裡,非常勞累的身體躺在剛剛組合好的簡易地板上,我開始哭。」
徐玫怡描述自己離婚後的新生活,事實上,這是她第N次搬家,N大於30。從小父親經商,家中經濟狀況隨父親生意好壞起伏,由於經常搬家,唸五專期間,回到台南,因為不知道家搬到哪去,還要先到一個阿姨家,等媽媽來接。
徐玫怡從兩歲開始就是姊姊,所以習慣照顧別人。就算15歲後離家到台北讀書,也是一直和室友合租同住,總是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加上自己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直到結婚。
「一直到結婚後,我才開始獨居,」這句話讓人出乎意料,她自己也說別人一定會說她神經病。
她的前夫林桑是導演,喜歡自由、無壓的生活,沈迷於自己喜歡的事物,「他很少回家,所以我幾乎是一個人住,」徐玫怡這樣講時,沒有一絲埋怨或哀怨的語氣,反而興高采烈起來。
由於林桑喜好蒐集大量藝文資料,給予徐玫怡豐富資源去發展寫作興趣,更因為前夫十分鼓勵徐玫怡發展自己。
例如,徐玫怡睡醒告訴他,「我做一個夢好奇怪哦,」林桑聽了說,「很棒,寫下來,」而不是說「夢都是假的,不要信。」
「我會當作家,都是因為我前夫,我們會離婚,並不是因為我討厭他,相反地我還很仰慕他,」徐玫怡扯了嘴角,笑了一笑。
不可諱言,這兩人的生命情調都比較適合獨居,漫畫裡雖然用幽默的形式,也會發現徐玫怡變成一個暴躁的太太,常常對丈夫林桑怒吼,徐玫怡希望建立起碼的共同生活模式,卻是造成摩擦的主因。
「抽菸抽那麼兇,又喝酒,汝貢味聽是不是?(台語,你聽不懂我的話嗎)」或是,「為什麼凌晨4點還不去睡,搞什麼?」或是「還在睡,已經下午4點了。」
分離還是痛苦的,尤其離開含談戀愛的前後12年感情。
徐玫怡在她的書裡坦承,這兩年來修了失眠焦慮課、沮喪低潮課、愛不愛課、分離結合課等學分,兩年的思考和自省後,「選擇離婚,只是要單純化我所遭遇的問題,我想要用完全獨立的生活方式繼續我的自主人生。」
徐玫怡相信自己能對自己好,可以自己決定、承擔所有的事。她在跟出版社預支一些稿費和部份存款,在房價較低的桃園貸款買下自己的第一棟房子,她自己設計房子、自己監工,工人在工作,她在縫窗簾。
面對空曠的空屋,徐玫怡開始決定什麼是她的生活「一定要的」。
客廳裡一塊像「榻」的地方,可以看風景、打坐,偌大的窗外有小火車轟隆轟隆地過。
「茶水吧」也是一定要的。在廚房與客廳之間,如果沒有一處可以泡茶、泡咖啡的地點,就會有一位辛苦的主婦來來去去倒茶水。儲藏室也非常必要。可以把所有雜物往裡一塞,就讓室內空間簡潔有序。
空間已然順心,但自由工作者時間都是自己的,更需要規劃,讓自己生活規律,才能身體健康、腦筋清楚,才能更進一步「追求自我、幫助別人」。
徐玫怡用小時候的功課表規定自己:「9點起床、9點5分刷牙」;她也用日本偶像劇當成完成工作的誘餌,為了每天都能按時進入關心的情節,非得在晚上8點以前完成所有工作不可。
那麼孤單呢?網路讓孤單幾乎不存在。「昨天還和國中同學在網路見面,好高興、好高興,」甚至她也和其他的自由工作者用網路約定9點一定要上線看到彼此,做為「上班」的約定。
一個人住就要「訓練自己扶持自己的感覺,」她雙手相靠一直上提,邊說「站起來、站起來。」
未來就算有機會再和別人一起住,徐玫怡相信只會更好,因為「知道自己要堅持什麼,以前不知道我要什麼。」
搬家那天下午,徐玫怡哭完睡著,睡醒已經是隔天早上。就像《亂世佳人》裡的費雯麗,醒來又是新的一天,清晨的陽光在等著她。 愛唯有在分享時才真實
劉子平,二年級中段班,前預防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業餘攝影愛好者。7年前愛妻過世後,就過著一個人的生活。他就是獨居老人,但他健身、拍照、旅行、煮美食,兒子說要一起住,他還說:「免了、免了,我一個人自由自在。」
劉子平說他會開一輛紅色的別克來接我。當他出現時,合宜的襯衫、休閒式西裝外套、領巾,頸上還掛著行動電話,灰白的長髮往後綁成馬尾,一派名士作風。
一進他家,並不算整潔,各式資料堆得到處都是,「妳別笑我,家裡很亂,」他說。
他拿出虹吸式的咖啡機開始煮咖啡,「咖啡我只喝哥倫比亞和藍山綜合。藍山在台灣太貴了,所以賣得慢,常常受潮了。」
他不只對咖啡講究。聽同事的媽媽說,他做的沙拉好吃得不得了。他說,做沙拉有什麼大不了的,他是學自紐約華爾道夫飯店的做法,便開始描述做沙拉的細節。
第二次去他家,家裡還是堆得到處都是,我並不覺得他真的在意整齊。他帶我上頂樓,原來這裡別有洞天,良好的視野可以遠眺台北市,而且他還栽植了許多蘭花,不少正在開花。休閒桌上攤了一本叫做《數位照片編修自己來》的電腦書,他正在學電腦。
劉子平獨居在台北,並非沒有子女願意奉養,事實上這個週末他當公務員的小兒子、媳婦還回來,希望一起住,劉子平回答:「免了免了,我一個人自由自在。」
要這樣自由自在,是經過一番寒徹骨的。
7年前,劉子平的妻子罹患胃癌過世,劉子平遭逢人生巨創,失去了歡笑、也失去了求生的意願。
他不能待在這個房子裡,因為整個房子都是回憶,他甚至沒有辦法睡,一安靜下來,思念就會啃噬他的心。
他背起從14歲開始就拍的相機遠赴紐約。拿著相機到處拍,每天走七、八個小時。有一次還到紐約人夏日的度假勝地科尼島(Coney Island),那時候是冬天,整個海灘空無一人,只有鳥叫和海浪拍岸的聲音,天空飄著白雪,他眼淚一直掉。他去百老匯聽音樂劇,聽到老伴以前最愛的《歌劇魅影》的「All I ask of you」,哭到不能自已。
聽到《貓》的「Memory」,老貓輕柔地唱出: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回憶,孤獨在月光下,過去我能微笑,那時我是美好的,那時候我記得快樂是什麼,讓回憶重生,)他哭到手帕濕透。
我聽著他人生最傷痛的一段,不自覺也流著淚,劉子平往沙發背一靠,嘆口氣繼續說。
後來有一次出門就遇到一個吉普賽婦人,說要幫他算命,說他活不過3年。
他心裡有數,天命不遠。但他還是貪心一點,把自己的餘年算成5年,把所有積蓄算成五等分,告訴女兒「要去拍照、很久不會回來」。
他搭火車和灰狗巴士,從東岸到西岸的舊金山,然後從舊金山沿西海岸徒步走到拉斯維加,這段流浪長達6個月之久,讓劉子平死了又活過來。
他帶著乾糧、睡袋、一把開山刀和幾件禦寒衣物,開始流浪。有時候為了拍一朵被雨水壓得低頭的小黃花,等了6個小時。如果乾糧沒了,連青蛙都吃。
直到走到一處森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乾糧已斷,又冷又餓,他拿出出門前寫的遺書,睡睡醒醒,夢見妻子、母親,覺得自己快死了。
突然有人拍他,是一個在舊金山偶遇的婦人,她餵他喝熱湯、吃乾糧,照顧他復原。這位從英國來的婦人告訴他:「Love is only true when shared.(愛唯有在分享時才真實)」一棒打醒他。
這6個月來鬱鬱獨行,看來是品嚐自己的悲傷,其實沒人知道他有多愛他妻子,他有多痛苦絕望。
他重新活過來。開始過新生活,開始交新朋友。
這時上天又給他不得不做的功課。911事件時,他寄放在紐約保險櫃的作品全部被埋在地底,他必須重新來過。所以為了重拍喜馬拉雅山,他到健身房鍛鍊體力6個月;為了保存自己的作品,他開始學電腦。
「強而有力的嗜好、貼心的朋友很重要,」現在劉子平不僅活過算命師說的3年壽命,也活過自己預估的5年,而且為了更多作品,還會愈來愈忙。
世事難料,沒有人能掌握下一分鐘的未知,但用一份真心來詮釋人生的已知和未知,在空苦無常的人生,也嚐到一絲甜味。
獨居,一種活的姿態
汪其楣,左手作戲、右手作文,她所執導的《人間孤兒》、《大地之子》、《海山傳說.環》等,平復了台灣當時躁鬱的心。她的散文 《海洋心情》,更將關懷面擴展至愛滋病患者。現任教於成功大學中文系。
汪其楣在13年前就寫了「單身是不必說抱歉的」,文中充滿單身的自在、自得,增加了13年的生命重量後,她又怎麼看自己現在的單身、獨居的生活?
如果要選出單身女郎模範生,汪其楣一定有資格當選。她一個人住很大的房子,也有很大的廚房,自己煮好吃的東西,做豆漿、做麵包對她來說,都很簡單,家裡也常常請客。
她也把自己的健康打理得很好。看電視時不准自己坐,來來回回跑步、做拉筋,脊椎附近肌肉練得很有力。
她朋友也很多。樓梯旁放了一幅作家奚淞的畫,他們幾個老友跪著向汪其楣求饒,因為多年前他們看完汪其楣的戲就讚美著離開了,不知道要鼓掌等演員謝幕,汪其楣氣得不得了。
她也充分享受工作的樂趣,但如果她聽到模範生的「讚美」一定很不高興,就像我們要採訪她為什麼能把自己過得好,她就說:「為什麼一定要過得好,好不好不重要,too much,太強調快樂給別人壓力。」
這態度和她13年前寫「單身是不必說抱歉的」有很大的差別。
那時她描述單身生涯,既自在又快意,可以早安晨跑跑進書店,把「全家人」的菜錢都去買書;也可以半夜睡到一半,把室內外的盆栽都換了位置。
現在她說:「那時候真不謙虛呀。」
因為獨居更需要紀律。怎麼買菜,買了菜,又如何在期限內吃完,因為有家人一起住的人,可以用「淫威」逼迫家人吃完。
讓生活有秩序,也是得到人生樂趣的方法。例如春假期間,她很多同事都到峇里島度假,但「擦地板、把未讀完的書讀完,好像比匆忙去旅行重要。」
獨居生活的不快,也必須「學而時習之」。
她打開電視櫃,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榔頭。她常說單身女郎家居三寶,榔頭、螺絲起子和老虎鉗,簡單的修理敲打,自己就可以學習動手,不要以為嫁了一個丈夫就擁有一位免費的木匠兼水電工。
雖然可以自己來,但「如果有一個男人願意幫我做家事、修電腦,也很好,」汪其楣說。
現在她也不太說單身女郎忙碌得無法「虛度」青春。她偏過頭想一想,現代人走出大門,就有人和你一起逛街;也和一堆人一起看電影,「形體的孤獨不太會有」。
但心靈的孤獨,也不是有伴侶就能解決的。「常常痛苦無法告訴別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那就這樣吧。」
所以無論獨居、共居,已婚、未婚都需要面對生命的孤獨,學習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華滋華斯的詩:
倉促的世界使我們與較好的自己
分離太久,而且逐漸萎靡
厭倦世事、膩煩歡樂,此時
孤獨是多麼從容,多麼溫和 離家女兒的心情告白
謝佩如,六年級後段班,因為北上求學第一次離家獨居。獨居經驗讓她感受到對家庭的依戀,和前所未有的寂寞,但獨居也開始讓她學習找到生活的重心。
謝佩如才二十出頭,卻偏好淑女裝扮,大捲的頭髮、長裙、小外套,唯有指甲偷偷透露出青春,指甲前三根是藍色,後兩根是粉紅色。
她家住台中,兩個姊姊都北上求學,讓她心生嚮往,「唸大學時,一定要上台北看看」。
但是真的到台北之後,「超幻滅的,」她說,每天有說不出的寂寞要品嚐,就算個性開朗的她很快就結識好友,也交了男朋友。
這種寂寞並不是有男朋友就能解決的,就算是假日,她也不想去男朋友的住處,一個人待在家裡。
後來同學都在打工,她也開始打工,到五星級飯店當服務生,「超級累的」,但是工作的疲累並不能紓解思鄉的寂寞。
所以她每個寒暑假回家都待到收假的最後一天,甚至還請假一兩天,儘量拖延回台北的時間。
到了大三,到某家出版社實習,突然發現不久的將來即將面對社會嚴苛的挑戰,但是卻沒有培養好足夠的能力。
她開始加強英文、多做專題報告,也決定報考研究所,她認為之前的寂寞是因為「生活沒有重心」。
有了方向感後,她儘量打理好自己,三餐自理,讓生活作息正常,讓「心思放在生活態度上」。
她最看不慣有些人渾渾噩噩睡到中午才醒,午餐不吃、匆匆趕去上學,房間一團亂,然後說沒有時間整理,「怎麼可能沒有時間」。
青春正漾,說什麼都理直氣壯,但現階段她對自己的小小理解,幫助她未來更懂得聽自己說話。 獨居老人如何不寂寞?
獨居並不意味寂寞,但寂寞的人常常會增高憂鬱或其他健康問題的機會。美國長期關注獨居老人的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AARP)建議獨居老人,如何與社會保持聯繫?
●增加社交互動
可以邀請家人或朋友到你家,不必等他們邀請你,你可以自己做或是叫外賣一份豐富的晚餐,在席間了解他們的興趣、嗜好和近來的工作情形。
或者打個電話給快要失去聯絡的朋友,或是參加宗教性團體,總之別把自己孤立起來。
●擔任義工
擔任義工是發揮智慧、才華的最佳方式。在那裡也可以認識新朋友,從中也可以更加肯定自己。
許多醫療院所、社會團體都需要義工,找一個自己認同的議題,主動打電話去詢問義工的機會。
●培養嗜好
去學某樣你一直感興趣、卻沒有時間去學的事物,很大的好處是你可以在一些社團裡發現和你有相同興趣的人。
別小看這一點嗜好,可以讓你沈浸其中,忘了老之將至。
●養隻寵物吧
寵物是喜悅和陪伴的來源。寵物也可以降低我們的壓力和焦慮,寵物也可以讓我們去想一些東西、也學會一些東西。
寵物也不一定非是貓和狗。大部份的公寓無法飼養貓狗,可以考慮鳥或是熱帶魚,雖然沒有擁抱的熱度,一樣給你相同的樂趣。
●上一個課程
查查看你家附近的社區大學有沒有什麼課程,你覺得有意思,這是一個好方法去認識新同學。
●出去動一動
運動習慣有益身心,可以讓我們睡得更好,並增進食慾,同時也製造了和別人社交的機會。(黃惠如)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