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記住夢境? 專家釋疑
【大紀元2025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人們在睡覺時會做夢,但有些人在醒來後會記得做了什麼夢,而且總是能記住夢境,而有些人卻會忘得一乾二淨,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做夢。對此,有心理學家說,某些性格特徵決定了誰會記得自己的夢。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神經科學、分子病毒學、免疫學和醫學遺傳學教授溫克(Gary L. Wenk)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網站撰文說,夢是大腦在睡眠期間產生的主觀意識體驗。這就是人們關於夢所確切知道的一切。
溫克寫道,夢的發生不受人們的控制,也不需要自我反省,而且經常違反物理定律(例如夢到自己在天上飛)。
他說,夢是由以前獲得的記憶組成的,與清醒時的體驗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比如說,如果你在白天是天主教民主黨人,那麼你在夢中就不會成為穆斯林或共和黨人。
科學家已經證實,人們幾乎整晚都會以某種形式做夢,而不僅僅是在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這段期間。
科學家認為,做夢在鞏固記憶方面發揮作用,但人們幾乎都不記得自己的夢。這是為什麼呢?
溫克指出,人們對夢的本質所知甚少,因為有關夢的研究很難進行。科學家必須假設受試者在醒來後提供的夢境報告是夢境內容的可靠反映。
但問題是,人們對夢境的記憶會因睡眠經驗以及夢境發生後的睡眠時間而改變。此外,有些受試者醒來時會明顯感覺到自己做了一個夢,但卻無法回憶起夢中的任何細節。

哪些因素決定你能否記住夢境?
溫克表示,最近有一項研究探討決定回憶夢境的因素有哪些。該研究對217名年齡在18至70歲之間的健康成年人(含116名女性)進行了調查。
這些受試者連續15天每天早上在家裡醒來時記錄他們最後一次夢境的經歷。他們也藉由攜帶式腦電圖(EEG)設備記錄生理訊息。在這個階段結束時,他們還接受了神經心理學評估。
溫克說,有三個因素會影響你在早上醒來記住任何夢境的機率,包括你對做夢的態度、思緒漫遊(mind wandering,或稱走神)的傾向以及睡眠模式的具體特徵。
而你是否容易受到干擾也會影響你是否記得夢境的實際內容,或僅僅意識到自己做了夢,但不記得內容。
走神和回憶夢境之間的關係可能表明,無論周遭發生什麼事,人們都傾向於不由自主地產生類似夢境的體驗。此外,做白日夢的人可能會比較關注他們的夢,因為這發生在白天,此時他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比較好。
研究結果也顯示,當人們從長時間的睡眠中醒來時,他們比較可能回憶起夢境,因為夜間只有一小部分時間處於深度睡眠,而大部分時間處於REM睡眠。
在深度睡眠階段與整體大腦活動明顯減少有關的情況下,這個研究結果是合理的。當大腦經歷大量強烈的慢波腦電圖活動時,例如在深度睡眠期間,它無法產生做夢所需的複雜神經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與REM相關的神經活動模式與其所涉及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和清醒時非常相似。
溫克提到,相較於冬季,人們在春季和秋季回想起夢境的次數比較多。這可能是因為晝夜節律(又稱生理時鐘)和夜間體溫的潛在作用。如果人們在醒來後比較容易受到干擾,例如談話、思考當天將發生的事情或按鬧鐘,那麼夢境被回想起來的次數就會減少。
他總結說,如果你想記住夢境,那麼在就寢前就要在精神上接受它,並在醒來後立即嘗試回想夢境的具體內容。
責任編輯:茉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