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7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每年的7月4日,美國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紀念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但1776年7月4日並不是大陸會議決定宣布獨立的日子(實際上是在7月2日宣布獨立),也不是美國革命開始的那一天(那是在1775年4月);也並非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撰寫《獨立宣言》初稿的那一天,或者簽署宣言的日期。
那麽1776年7月4日這一天,美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History.com報導,當時,十三個北美殖民地的居民,無論他們是英國人、愛爾蘭人或蘇格蘭人,還是來自歐洲和其它地區的人,都必須宣誓效忠英國國王,並作為英國臣民遵守法律。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怨恨受英國的控制。當英國議會於1765年實施《印花稅法》首次直接向殖民地居民徵稅時,這種緊張局勢演變成了憤怒。
儘管《印花稅法》於次年被廢除,但英國議會又實施了《宣言法》(Declaratory Act)取代《印花稅法》,聲明英國擁有對殖民地立法的全部權力。
據History.com報導,「《印花稅法》提出的稅收和代表權問題導致與殖民地的關係緊張,以至於十年後,殖民地居民起來武裝反抗英國人。」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隨著越來越多的殖民地居民認為英國議會腐敗,要求自由,暴力叛亂屢見不鮮。
這些反叛的種子最終開花結果,美利堅合眾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美國國家檔案館文件顯示,「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於1776年初出版的激動人心的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點燃了這個以前不可想像的想法。獨立運動現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1775年春天,在歷經了十多年對英國政策的不滿抵制和爭取獨立的最初戰役之後,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派代表在費城舉行了第一次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
1776年夏天,殖民地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時,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公開衝突已經持續一年了。
1776年6月7日,當大陸會議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後來的獨立廳)舉行會議時,弗吉尼亞州代表理查德‧亨利‧李(Richard Henry Lee )提出了一項呼籲殖民地獨立的決議。
儘管李的建議沒有立即得到落實,但是推動了《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正式起草。
一個五人委員會被任命起草一份聲明,向世界展示殖民地的獨立理由。委員會包括來自弗吉尼亞的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馬薩諸塞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康涅狄格的羅傑‧謝爾曼(Roger
Sherman)、賓夕法尼亞的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紐約的羅伯特‧利文斯頓(Robert
Livingston)。
起草實際文件的任務落在了托馬斯‧傑斐遜身上。
1776年7月1日,大陸會議重新召開。次日,十三個殖民地中的十二個殖民地通過了《李氏獨立決議》,紐約沒有投票。
傑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時,影響他的主要文件之一是《弗吉尼亞權利宣言》(Virginia Declaration of Rights)。《弗吉尼亞權利宣言》最終也成為《權利法案》的基礎。
對《獨立宣言》的修改一直持續到7月3日,直到7月4日下午晚些時候才被正式通過。
在十三個殖民地中,有九個殖民地投了贊成票,賓夕法尼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這兩個殖民地投了反對票。特拉華州未做出決定,紐約州則投了棄權票。
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簽署了《獨立宣言》。據說他「非常誇張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樣英格蘭的「喬治國王就可以不用戴眼鏡閱讀它!」
如今,《獨立宣言》的原始文件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檔案館中。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