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人民幣匯價「破七」幾乎已成定局
有學者認為,人民幣即使在俄烏戰爭中得利,但其國際化還是遙遠的故事。圖為人民幣的標誌。(Laurent Fievet/AFP)
【大紀元2022年09月10日訊】在美元近期維持強勢之下,人民幣兌美元再次逼近「破七」的兩年低位。專家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出口帶動的製造業被視為「穩經濟」重要支撐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破七」幾乎已成定局。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四日轉弱 2年來最低點
美國之音報導,本週,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四日轉弱,達到2020年8月底以來最弱水平。
週三盤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跌破6.98,離岸人民幣更是跌破6.99,最低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與「7」的關鍵心理點位僅差29個基點。
美元匯價指數自今年以來上升了15.5%,而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已貶值9%,不過與人民幣相比,全球其它主要貨幣兌美元的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共週一(5日)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8%下調至6%。
這是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且下調幅度較此前一次翻倍。
經濟持續下行 人民幣下跌或成短期趨勢
此前,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2年二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大幅放緩,同比僅0.4%。許多分析家預計,經濟不會迅速復甦,因為政府嚴格的清零政策及房地產市場低迷。
香港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人民幣匯價下跌有利於促進出口。
吳明德說:「這與中國獨特的『動態清零』有關。過去半年,中國多個省市實施封控措施,『三頭馬車』當中的投資和消費都陷於低迷。當局認為,人民幣一路貶值能帶動出口,有利於經濟復甦。短期內人民幣貶值是必然的趨勢。」
近年由於疫情加上地緣政治環境惡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把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所謂內循環為主的經濟。吳明德表示,北京讓人民幣「有秩序貶值」顯示了要推行「內循環」。
吳明德說:「每當本國貨幣貶值,外國進口的商品自然會漲價,換句話說,是引進了通脹。可是中國是由政治帶動經濟,一旦決定了走『內循環』路線,沒有人夠膽去進口外國奢侈品。中國當局可以透過行政干預,把(人民幣)貶值的傷害減至最低。」
國際化困難重重 人民幣「破七」幾成定局
中國不少經濟學者認為,長遠來說,人民幣必須邁向國際化,尋求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
但吳明德認為難以樂觀,「『加快國際化』只是空口說白話。恐怕五十年後也未能實現目標。主要是資本帳不開放。人家把錢拿進來,最後能否拿走都成問題。
「人民幣要國際化,當局必須像自由市場國家那樣,把收支和外匯儲備開誠布公。」
吳明德相信,人民幣匯價最快下月就要「破七」。他說,面對其它國家的競爭,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只有降低售價才能維持競爭力。
日本野村證券認為,由於中國經濟疲弱及歐洲衰退風險趨升,人民幣年底前有機會跌至7.2水平。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撰文也表示,2022年剩餘時間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在6.7~7.2區間內波動。
責任編輯:孫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