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三(9月14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投票推進《台灣政策法》,這是一項旨在加強美國對台政策的兩黨立法。該法案包括確立台灣成為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的關鍵條款。
外委會以17票對5票通過了《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The Taiwan Policy Act),時值美中因台海問題關係日益緊張,以及白宮對這項立法表示擔憂之際。
該法案的主要發起人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議員鮑勃‧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和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兩位議員都是中共的長期批評者。他們曾於今年4月訪問過台灣,強調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法案在國防和國際參與方面大力支持台灣
投票結束後,梅嫩德斯告訴記者,該法案「清楚地表明我們在許多不同層面,以及國防方面,國際領域和經濟參與方面對台灣的支持」。
梅嫩德斯表示,這項法案在台灣需要這種明確支持的時候出台,對台灣的支持令人難以置信,法案可以應對中共在《台灣關係法》實施約43年左右從未表現出的侵略方式。
四名民主黨人和一名共和黨人投票反對該法案:參議員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埃德‧馬基(Ed Markey,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布賴恩‧沙茨(Brian
Schatz,夏威夷民主黨)、克里斯‧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民主黨)和蘭德‧保羅(Rand Paul,肯塔基州共和黨人)。
該法案將在四年內撥出45億美元對台灣進行安全援助,並將台灣指定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這將有利於美國和台灣在國防、貿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
法案還將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貿易架構。
梅嫩德斯:修改後法案核心沒有太大變化
拜登政府表示對該法案內容有一些擔憂,但對擔憂具體內容保持沉默。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週二表示,政府正在與國會議員就該法案進行合作。
梅嫩德斯表示,該小組通過了對該法案的修改部分,這些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法案「象徵性」領域,而不是「實質性」領域。
在這些變化中,該法案表達國會希望政府通過談判,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法案原始版本是指示國務卿重新談判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名稱。
外委會還刪除了該法案中的一項條款,該條款要求參議院確認美國在台協會的負責人。
「與作為法案核心的國防援助條款,以及國際論壇和經濟參與條款相比,這些條款是次要的。」梅嫩德斯說,「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該法案的核心沒有太大變化。」
最早的法案版本可能會倒轉美國過去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過去40多年來都在保持跟北京的交往中,同時避免正式闡明對台灣的主權立場,另一方面是美國試圖保持「戰略模糊性」,即如果中共軍方對台發動攻擊,美國拒絕表態將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台灣。法案原始版本將建立制裁制度,以懲罰北京對台灣的任何敵對行動。法案還要求美國定期評估中共入侵的風險,並幫助訓練台灣軍隊應對此類攻擊。
中共跳腳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週三在北京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台灣政策法案》「嚴重違反」美中協議,並指責台北政府在「分裂主義」上向美國立法者尋求幫助。
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蕭良其(Russell
Hsiao)在外委會推進法案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提到法案中正式將台灣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的條文的例子。他認為,這能對美國的盟友和夥伴發出一個重要政治信號,讓其它國家在整合性的威懾政策上重新考慮它們應該如何與台灣接觸。
他說,美國在這方面發揮領導力至為關鍵。
彭博社在參院外委會通過法案前報導說,中、美之間的相互理解已經開始破裂,因為美國方面越來越相信,習近平正在將中國推向一個更加威權、軍國主義的方向。這導致美國國會兩黨努力加強台灣的防禦,縮減中國公司的市場准入,並制裁在香港和新疆進行鎮壓的中共官員。
但拜登政府一直在推動修改該法,擔心這將破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9月7日週三告訴彭博社,「關於我們如何加強對台灣的安全援助,該立法中有一些內容非常有效和有力,這將改善台灣的安全。」他補充說,「還有其它一些內容讓我們感到擔憂。」
沙利文拒絕透露細節。
儘管美國政府曾表示希望維持「戰略模糊」對台政策,但拜登總統5月在東京表示,如果台灣遭到襲擊,美國將致力於保衛台灣。白宮後來試圖澄清拜登是在談論對台灣的更廣泛支持。
接下來,參議院必須對法案最終版本進行全體投票。眾議院目前還沒有配套法案。如果法案在國會兩院獲得通過,拜登總統將決定是否簽字成為法律。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