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過去幾年,台灣的末期腎臟病盛行率或發生率,都是排名在全世界的前三名。因此,台灣有了「洗腎王國」的稱號。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尿毒症病人的洗腎發生率高居全國之首。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呂宜樺表示,民眾用藥行為的偏差、人口老化、偏遠地區醫療相對不便及環境重金屬污染等,都是主要原因,有關單位設計了許多口訣,讓民眾可以朗朗上口,牢記腎病的特性與注意事項。
一些簡易的口訣,如「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分別代表著「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以及容易疲倦」,這些都是慢性腎臟病人常見的臨床徵兆,當身體出現這些警訊時,就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所以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診斷並不容易。高危險族群需定期追蹤腎臟功能,不一定會進入洗腎的階段。
「護腎33,腎利人生」的口號,提醒這些高危險群「每3個月檢查3項」、「驗血、驗尿、量血壓」,「腎利人生」沒煩惱。當然,病人如果能好好地與醫師配合,做到「五控三避」,即「控制血糖、血壓、蛋白尿、血脂肪及尿酸」和「避免抽煙、避免感冒和過度疲累、避免會傷害腎臟的藥物或檢查」,亦可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台灣腎臟醫學會於民國97年提出腎臟病防治口訣,即所謂腎臟保健的健康寶典「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目的在於減少危險因子,建立早期預防觀念,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三多、三少」分別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少糖」;而「四不、一沒有」則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藥」和「沒有鮪魚肚」,必要時諮詢相關醫療團隊,適時介入治療,可望擺脫洗腎王國污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