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組圖:冰島火山再噴發 附近村民及遊客急撤離

組圖:冰島火山再噴發 附近村民及遊客急撤離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雨霏綜合報導)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週二(4月1日)再次噴發,不斷噴湧出熔岩和煙霧,附近漁村格林達維克(Grindavik)的居民和遊客已被緊急疏散,但空中交通照常運行。這是該火山地帶近年來地質活動重新活躍後的第11次噴發。

 

冰島氣象局(IMO)週二發布公告說,位於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 Peninsula,又譯雷恰角半島)的松茲努克火口群(Sundhnuksgigar Crater Row)已經開始噴發。直播畫面顯示,岩漿從地面上的一道裂縫噴湧而出。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不斷噴湧出熔岩和煙霧。(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不斷噴湧出熔岩和煙霧。(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該部門稍早表示,他們將派一架直升機前去「確認噴發的確切地點和規模」。

 

據當地媒體報導,週二6時30分許,該火山地帶開始出現「群震」現象,有岩漿流出;到了9時45分許,火山噴發正式開始,噴出的熔岩突破了格林達維克村附近的防護屏障。受此影響,該村北部的一條熱水管道破裂。

 

由於地質學家當日凌晨已提前發出預警,因此緊急服務部門在火山噴發前幾個小時對格林達維克及附近著名旅遊勝地「藍湖」(Blue Lagoon)等地的人員進行了緊急疏散。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岩漿從地面上的一道裂縫噴湧而出。(Icelandic Department of Civil 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 AFP)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岩漿從地面上的一道裂縫噴湧而出。(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岩漿從地面上的一道裂縫噴湧而出。(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截至發稿,冰島氣象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此次火山噴發的裂縫總長度已達1,200米。

 

據悉,此次火山噴發目前尚未對首都雷克雅未克產生直接影響,火山灰也未大量擴散到平流層干擾航空飛行,從而避免了空中交通中斷。

 

冰島這個北大西洋島國因其境內冰川和火山眾多,而有冰火之地的稱號。自2021年以來,雷克雅內斯半島南部已發生11次火山噴發,在此之前,該地區的地質活動已沉寂逾800年。當時,火山學家警告,該區域的火山活動已進入一個「新紀元」。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附近漁村格林達維克的居民已先行撤離。(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日,冰島西南部一座火山爆發,附近漁村格林達維克的居民已先行撤離。(Ael Kermarec/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葉紫微

 

天然羽毛短缺推高羽毛球價格 漲得比黃金猛

天然羽毛短缺推高羽毛球價格 漲得比黃金猛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中國大陸羽毛球漲價話題持續引發關注,部分型號漲幅超過黃金,兩年間漲幅達100%。尤尼克斯的主流高端款AS-05價格進一步飆升。2025年開年以來,多家羽毛球廠商已調漲售價,威克多等品牌於4月1日再次上調。

 

2025年開年以來,大陸多個羽毛球廠商已上調售價。

 

據橙柿互動報導,開年以來,多個羽毛球廠商上調售價,威克多等在4月1日再次漲價。

 

多家陸媒報導,這兩年羽毛球其實比黃金漲得還快。

 

有羽毛球愛好者表示,基本上現在100元(人民幣,下同)/打以內的球,已經很少了。

 

以尤尼克斯為例,其主流高端款AS-05羽毛球,零售價從2024年4月前的210元/打漲到225元/打,7月後價格進一步飆升,直達275元/打。

 

據藍鯨新聞,資深羽毛球愛好者陳醉表示,其兩年多前從批發商那裡拿這款球要95元/打,而現在該產品價格已漲到190元。

 

據此計算,該型號羽毛球兩年間漲幅達100%,比同期黃金漲幅還要高。

 

羽毛球是耗材,持續漲價趨勢下二手舊球生意關注度趨升。

 

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表示已提前囤貨。

 

羽毛球漲價的話題,去年便引發關注。

 

齊魯晚報報導,有業內人士介紹,羽毛球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羽毛,製作一顆羽毛球,需要消耗16根刀翎。而每隻鴨或鵝的左翅和右翅上,最多只能選取7片刀翎來製作。這意味著,要製作出一顆羽毛球,需要從超過2隻鴨或鵝身上獲取左翅和右翅的刀翎。

 

2023年年底,一斤刀翎批發價大概在200元,包含600根左右的原毛,折合下來1根刀翎不到4角錢,2024年一斤漲到約300元,漲了五成。

 

對於羽毛球漲價的原因,主要與原材料短缺有關。鵝、鴨毛片作為羽毛球的核心原材料,其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了羽毛球的整體成本。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鵝、鴨毛片的價格持續攀升,進而推高了羽毛球的市場價格。

 

這幾年,在各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大陸鴨鵝產量下滑。據《羊城晚報》報導,國內的鴨鵝產量在2019年接近巔峰,2020年後國內的鴨鵝產量下跌。

 

根據2024年2月官方公布的2023年統計,鴨的出欄量為42.18億隻,鵝的出欄量為5.15億隻。而2029年鴨的出欄量達到48.78億隻,鵝的出欄量達到6.34億隻。

 

毛片供應量相應地下跌,供不應求導致毛片的價格上漲,也助推了羽毛球的漲價。

 

羽毛球也可以用人造羽毛製成,人造羽毛雖然可以通過設計和工程優化來模仿天然羽毛的形狀和結構,但在實際飛行中往往難以達到相同級別的飛行精度和穩定性。並且,人造羽毛球在硬度和彈性上也遜色於天然羽毛,影響球員對球拍觸感的感知,從而影響擊球的精準度和舒適度。

 

不僅如此,在成本和效率的趨勢下,養殖戶更傾向於選擇出欄周期短、養殖成本低的品種,這也進一步導致了羽毛球原材料供不應「球」。

 

 責任編輯:方曉

 

清明大塞車 中國車主高速公路集體倒車7公里

清明大塞車 中國車主高速公路集體倒車7公里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清明將至,中國高速公路開始出現大塞車,近日廣東高速公路上有車主們不堪塞車,甚至出現集體倒車7公里的情況,引發關注。

 

據《華商報》報導,3月30日,有大陸網民發視頻稱廣昆高速(廣州-昆明高速公路)往廣州方向疑似因發生事故,「車輛全部倒車7公里。」

 

該網民發布的行車記錄儀視頻顯示,該車的倒車影像鏡頭已打開,並有倒車提示音,可以看出該車的確是在倒車狀態。視頻中還可以看到其它車輛也在高速公路上向後倒車。

 

對此,當地高速公路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接到交通事故通報,塞車可能和清明有關。清明前後車流量比較大。「現在車子移動比較緩慢,大致有1公里的緩慢路段」。

 

該工作人員並強調,「高速路上是不可以倒車、逆行的。只能是選最近的出口出去。特殊情況下,要看交警具體怎麼判斷。」

 

消息曝光後,引發網民熱議。許多網民表示,「什麼情況也不能倒車呀,如果後邊來個行駛較快的車,你這不是害人嗎?」「這種應該是永久吊銷駕駛證。」「扣分。」

 

還有的說,「七公里為啥不掉頭?」 「這樣倒車跟掉頭開,有何區別?若真是倒車倒了7公里,那還不如掉頭開,豈不是更安全?」

 

責任編輯:高慧

 

 

川普對等關稅在即 以色列取消所有美產品關稅

川普對等關稅在即 以色列取消所有美產品關稅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以色列財政部長貝比撒列‧斯莫特里赫(Bezalel Smotrich)週二(4月1日)簽署了一項指令,立即取消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所有剩餘關稅,這將使以色列對所有美國產品免關稅。此舉正值川普(特朗普)總統將宣布對等關稅的前一天。

 

根據白宮宣布的議程,川普總統預計將在美東時間週三下午4點宣布對等關稅。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財政部長斯莫特里赫和經濟部長尼爾‧巴爾卡特(Nir Barkat)週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取消美國商品所有關稅,並稱此舉旨在支持其「最親密的盟友」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總理辦公室表示,這一舉動仍需要經濟部長巴爾卡特和議會財政委員會的最終批准。一旦批准,「所有從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都將被取消」。

 

「取消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是過去十年來我領導的政府為開放市場競爭、在經濟中引入多元化和降低生活成本而採取的政策的又一步驟。」內塔尼亞胡在聲明中說。

 

「除了為以色列經濟和公民帶來經濟利益之外,這一舉措還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加強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聯盟和聯繫。」他補充說。

 

美國是以色列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親密盟友,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340億美元。

 

40年前,以色列和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已有約98%的美國輸以商品享有免關稅待遇。對於剩餘美國產品的關稅,以色列財政部指出,以色列從美國進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徵收的關稅每年約為4,200萬謝克爾(1,130萬美元)。

 

「全面取消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是在敏感時期保護以色列經濟,和加強與我們最重要盟友美國的經濟關係的重要一步。」財長斯莫特里赫週二表示,「我們將繼續採取果斷行動,保護以色列的出口,維護以色列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優勢。」

 

「此舉旨在促進兩國之間的零關稅政策,保持與美國的積極貿易關係。」財長說。

 

經濟部長巴爾卡特說,取消美國關稅是雙邊貿易關係的補充步驟,「將促進未來進一步的經濟合作」。

 

(本文參考了《以色列時報》和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中共審查長和港口交易 專家:嚇跑外資

中共審查長和港口交易 專家:嚇跑外資

【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斐珍採訪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集團擬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經營權給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BlackRock-TiL財團,引發北京不滿,李嘉誠被批評為背叛國家。香港《大公報》近日更指出,中共對長和與美國貝萊德為首的財團的交易可結合《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作出審查。

 

觀察家分析,中共提出三法要審查李嘉誠的港口交易,是無中生有的論據,是一種長臂管轄,只會嚇跑外資,讓中國經濟更陷入大蕭條。港口主權在巴拿馬,美中博弈下,最後很可能讓巴拿馬政府強制執行。

 

李嘉誠賣港口違法?律師:《反壟斷法》沒有域外效力

 

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8日在官網以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名義,回應該交易是否符合中共《反壟斷法》的域外管轄原則的問題。據中媒報導,審查期可能長達半年。中共外交部3月31日回應此事,宣稱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損害他國正當權益。

 

《大公報》3月31日再引述某些專家意見指出,對長和與美國貝萊德-TiL財團的交易可結合《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依法進行審查。

 

報導中談到,專家認為,此次交易雖涉及境外港口,但可能通過國際航運鏈條影響中國船隻公司運營成本及供應鏈安全,因此符合域外適用。

 

不過,熟悉國際經濟法和雙邊貿易協定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Bryan Mercurio表示,中共當局要證明此項交易對競爭有影響是有難度的,因為這種影響並不是立即顯現。

 

依據中共的《反壟斷法》,只要跨國交易構成經營者集中,而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達到申報標準,則該交易需要向中共反壟斷執法機構,即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申報,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不過,報導也引述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這筆交易的買方是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基金投資和管理,而非直接進行市場交易,其在中國境內的年營業額很可能未達到反壟斷申報規定中的人民幣8億元(約1,1億美元)。

 

大成律師事務所分析,取得控制權或能夠施加決定性影響的經營者為申報義務人,在此交易中,貝萊德-TiL財團是本次交易的申報義務人。未依法申報的法律責任主體也是貝萊德-TiL財團,而非長和集團。

 

律師出身的時事評論員桑普對大紀元表示,對於所謂《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都是沒有任何明文規定長和集團在出售境外港口經營權之前,必須先獲得北京政府的批准。《反壟斷法》也沒有域外效力,中共這些無中生有的論據,只會嚇跑外資,讓經濟更陷入大蕭條。

 

評論:港口交易不會終止 面子給中共 裡子給美國

 

按照日前公開信息,出售靠近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業務的最後文件預計在4月2日前簽署。

 

然而,據路透社3月29日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北京加強施壓,長和將不會在原定日期簽署協議,將靠近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業務出售給由貝萊德-TiL財團。

 

這是否意味此樁交易將遭到取消?多家香港及海外媒體3月28日報導,長和集團延後簽約出售巴拿馬運河2個港口,但這並不表示交易已經取消。

 

美國新聞網站Axios也在3月28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貝萊德-TiL財團與長和仍在積極討論交易和進行盡職調查中,簽署日期可能會推遲數週甚至數月。

 

3月28日,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中共監管機構審查一事時表示,「中共對這次收購感到不滿,也不足為奇,因為這將減少他們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控制。」

 

旅居加拿大的時事評論員「公子沈」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對李嘉誠進行一個非常嚴重的威脅,使得李嘉誠現在有一點猶豫,或者說他願意把簽協議的時間往後拖,給中共一個面子,就好像中共是有話語權的,這樣就可以照顧到中共的面子。現在就是美中之間在角力,而這個最終的贏家,「公子沈」認為幾乎可以肯定是美國。

 

「在這個拉扯和博弈的過程中,中共又不會丟掉太多面子,就是可能會把裡子給了美國,把面子給中國。」「公子沈」說。

 

分析:李嘉誠或是緩兵之計 中共很難達目的

 

對於中共搬出三大法要來審查這筆交易,旅美資深評論員唐靖遠告訴大紀元,中共這種做法其實很難奏效,很難達到它的目的,嚴格說跟中國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如果中共強行要介入,其實就是一種長臂管轄,而這種長臂管轄恰恰是現在川普政府最為反感最為抵觸的。

 

唐靖遠說,他比較看好李嘉誠最後應該能夠頂住壓力繼續進行這筆交易。而如果川普政府這邊能給予李嘉誠一定程度的支持,也會讓中共不敢過分地亂來。

 

桑普則表示,中共有意終止李嘉誠出賣港口經營權,但難度相當高。他認為這次若鑒於中共大動作嚇阻,李嘉誠最後不賣港口,美國可能會認定長和集團已經成為中共代理人和白手套,服從中共指揮。這樣對李嘉誠全球43個港口會形成地緣政治的斷層,長和集團會更陷於被動。

 

桑普認為,李嘉誠有可能是緩兵之計,是暫緩交易不是取消交易。這樣可以把衝擊減到最小。同時也可以和美中雙方分別溝通,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港口主權在巴拿馬 美中博弈

 

對於北京當局想要保留這2個港口,香港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並不表樂觀,他認為,巴拿馬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可能會取消給予長和旗下公司的港口經營權。該特許經營權本來直至2047年,但目前受到美國政府和巴拿馬當局的審查,訴訟和審計懸而未決。

 

對於川普近日接受美國NBC News訪問時表示,美國將會百分之百取得格陵蘭島,美國需要格陵蘭來維護其國家安全,所以並不排除以武力奪取。唐靖遠指出,相較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的2個港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更為重要。他認為川普其實通過這種方式,已經是含蓄地表達了他對取得巴拿馬運河的態度,他是勢在必得。

 

對於巴拿馬政府是否會因為來自美國的壓力而強制執行這次的港口交易?國際法學者、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談到,每個港口都有它特別的歷史因素,因為不確定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經營管理權到底哪些是委託出去,就是我們不曉得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那邊的港口到底有什麼權利或特別的契約。

 

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對巴拿馬政府的壓力還是存在的,如果中共作梗,讓李嘉誠主動把交易取消,或者讓李嘉誠簽不成約,有可能美國就會繼續給巴拿馬政府壓力,巴拿馬政府就有可能就把經營權強制收回來。也就是商業談判談不成,美國如果硬要的話還是有其它手段的。

 

「公子沈」認為,畢竟港口的主權在巴拿馬,所以巴拿馬政府是可以尋找一些法源來中止這個協議。

 

「李嘉誠當然可以上法庭去告巴拿馬政府,最終還真有可能走到這一步,但走到這一步也是裝裝樣子,做做秀,好像李嘉誠的公司是很倒楣,很冤枉,就是最後把自己變成一個受害者的形象,這樣可能中共會放過他。」

 

「公子沈」表示,李嘉誠在中共眼裡成了跟境外勢力勾結的一個賣國賊,他必須把他賣國賊的形象轉變為受害者的形象,這樣對這家企業生存可能會有幫助,但是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就是最終還是把港口賣出去了。

 

 責任編輯:孫芸

中港六官員參與跨國鎮壓侵犯人權 遭美制裁

 

中港六官員參與跨國鎮壓侵犯人權 遭美制裁


【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報導)週一(3月31日),美國國務院對六名中共和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國務院表示,這六人參與跨國鎮壓,侵犯美國人和海外民主活動人士的人權。其中五名港府官員涉及採取削弱香港自治權的行動或政策。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聲明中表示,北京和香港官員在境外利用《香港國安法》(《港區國安法》),恐嚇、壓制和騷擾被迫逃往海外的19名民主活動人士,其中包括一名美國公民和另外四名美國居民。今天,作為回應,美國對六人實施制裁,他們採取的行動或政策進一步削弱香港的自治權,違反北京所作承諾,並參與跨國鎮壓。

 

「今天的行動以及向國會發布的《香港政策報告》(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表明,川普(特朗普)政府決心追究那些剝奪香港人民受保護權利和自由,或在美國領土上,針對美國公民實施跨國鎮壓行為人的責任。」盧比奧說。

 

中共行動威脅美國利益 破壞香港法治和自由

 

美國國務院於3月31日向國會提交報告,根據《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和《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内容涉及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即「涵蓋期間」)香港狀況。

 

報告寫道,國務院評估認為,在所涵蓋期間,北京採取的新行動直接威脅美國利益,並且與《基本法》和中方根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允許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義務不符。北京允許香港保留與中國大陸一些差異,包括商業和貿易政策等,但前提是這些政策對北京利益做出獨特貢獻。然而,總體趨勢是北京中央集權(控制香港)。中港當局繼續以「國家安全」作為廣泛而模糊的理由,來破壞法治和受保護權利和自由。國務卿證明香港不值得如1997年7月1日之前那樣在美國法律下受到特別對待。

 

報告說,2024年3月23日,香港政府頒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基本法》23條),採用北京對「國家安全」過於寬泛的定義。在(中共)中央政府監督下,香港當局利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北京實施的2020年《港區國安法》進一步侵蝕香港法治,破壞香港人民人權和基本自由,並騷擾和恐嚇境外個人。

 

報告舉例說,2024年12月24日,港府當局利用《港區國安法》和23條對六名海外民主倡導者發出新的逮捕令和懸賞,並取消另外七人的護照,其中一些人居住在美國。香港當局積極起訴民主和新聞自由倡導者,包括「國安法47案」受審的47人、黎智英和「立場新聞」前編輯等。一些終審法院的外籍非常任法官因對法治的政治擔憂而辭職。隨著外籍法官人數的減少,還押囚犯人數達到總囚犯人數40.2%的新高。

 

遭制裁六人是誰

 

國務院在聲明中發布了遭制裁的六人名單和職務。國務院表示,這些個人直接或間接參與脅迫、逮捕、拘留或監禁受《國家安全法》管轄的個人,或負責或參與制定、通過或實施《國家安全法》。

 

區志光(Sonny Chi Kwong Au):現任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祕書長。

 

董經緯(Dong Jingwei):中共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

 

王忠巡(Dick Chung Chun Wong):現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安處),曾任香港警察學院院長。

 

趙詠蘭(Margaret Wing Lan Chiu):2021年晉升為警務處助理處長,主管國家安全事務。

 

蕭澤頤(Raymond Chak Yee Siu):現任香港警務處處長。

 

林定國(Paul Ting Kwok Lam):香港律政司司長,負責制定及執行《香港國安法》。

 

美國國務院表示,上述受制裁人員在美國境內,或由美國人持有/控制的所有財產和任何財產權益,均被凍結,且必須向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報告。此外,若一個或多個實體,被制裁人員直接或間接擁有50%或以上所有權,該實體也將被凍結。

 

 責任編輯:李寰宇

中共在台灣周圍大規模軍演 白宮歐盟回應

中共在台灣周圍大規模軍演 白宮歐盟回應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共週二(4月1日)宣布,4月1日開始在台灣周邊組織聯合軍演。白宮當天對此事做出回應,並表示,美國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與此同時,歐盟也發表聲明,譴責中共軍演加劇兩岸緊張局勢。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週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國家安全委員會今天早上針對這一情況向我做了簡報。他們說,總統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並重申我們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

 

「這是來自國家安全顧問的直接信息。」她說。

 

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週二發表聲明說,中共在台灣週邊舉行的大規模軍演「加劇了兩岸緊張局勢」。

 

「台海和平穩定對區域和全球安全與繁榮具有戰略重要性。」聲明說,「維護台灣海峽現況符合歐盟的直接利益。我們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

 

「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而應由通過兩岸對話來解決問題。」聲明說。

 

中共東部戰區週二表示,4月1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

 

台灣國防部週二指出,中共71架次軍機、軍艦21艘、4艘海警船在台海周邊與西太平洋實施演習,山東號航空母艦位於台灣東南方220浬,台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監控。

 

與去年的軍事演習不同,中共這次並未正式公布演習的名稱。但外界注意到,這次軍演是在中共對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的批評不斷升級之後舉行的,也正值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亞洲訪問期間多次譴責中共之際。

 

台灣政府譴責中共發動軍事演習,總統府表示,中共被國際社會廣泛視為「麻煩製造者」,並表示台灣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捍衛自己。

 

儘管中共沒有統治過台灣一天,但一直強調要「統一」台灣,並揚言不排除武力攻台。台灣政府則拒絕接受中共的控制,並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