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港戰地醫生歐耀佳:九成抗爭受傷者未去醫院

港戰地醫生歐耀佳:九成抗爭受傷者未去醫院


戰地醫生歐耀佳。(宋碧龍/大紀元)

【大紀元2019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以來,警方發射大量催淚彈、橡皮子彈、布袋彈、水炮等,致使許多抗爭者受傷甚至死亡。由於警察全副武裝強入醫院,估計有大量受傷抗爭者不敢去醫院,有許多醫生冒著危險在抗議現場義診。


歐耀佳,香港外科醫生,也是教師,曾任香港醫學會會董。自2002年起,他化身「戰地醫生」,勇征世界18烽火之地,參與各項人道救援工作。他也在社會上為民主發聲,為良知發聲。8月底,他結束南蘇丹外援回到香港就立即投身到對受傷抗爭者的救援工作。

國際普遍原則:進醫院要解除武裝


歐耀佳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在國際上救援時,交戰雙方都不會主動攻擊救援組織,都會把傷者送到這裡。醫生們不看傷員屬於哪一方,來的都是病人,都會專心照顧這些受傷人員。但現在香港的情況有所不同,香港有足夠的醫療系統,可以滿足病人的需要,但許多受傷的抗爭者可能不會去醫院。


歐耀佳說,在過去18年,他去過18個不同的地方做過救援服務,一大半是武裝衝突的地方。在有武裝衝突的地方,武裝人員進入醫院範圍要全部解除武裝,在救援醫院的大門都有很清楚的標誌,寫有持槍械者不准進入。因為醫生們提供的是人道救援,衝突雙方都很尊重他們的服務,都自覺不帶武器進入。


但是,現在的香港情況令人擔憂。香港並不是戰場,那些抗爭者最大的裝備就是一把傘、頭盔和面罩。可是有一個14歲的抗爭者中了槍正在做手術,居然有七八個防暴警察全副武裝,持盾牌戴頭盔,拿著真槍實彈守在邊上。


還有位孕婦到醫院檢查,警察也帶著槍械進了產房。歐耀佳說,哪怕是找個女警察進去也好啊,你一個男警察衝進去,不僅是無知,還有道德問題。


歐耀佳指,醫務人員的職責是照顧病人,或者相關人士,包括保護自己的同事。屯門醫院是一間很繁忙的醫院,晚上都有很多病人和家屬進出。突然間,該醫院的電梯大堂出現全副武裝、手裡拿著槍的武警、防暴警察,對病人、家屬及醫務人員都是很大的威嚇,都會令他們擔心。


歐耀佳痛心地說,現在香港警方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根本就不理那個後果,也不需要考慮別人怎麼看,他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也許警方這樣做是為了震懾民眾,但在醫院確實沒有那個必要。


歐耀佳擔心警察的心理狀態有很大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全副武裝,不拿真槍、盾牌的照片就顯得很驚恐,這樣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出事。如果他們拿著攻擊性武器,一稍有風吹草動都可能突然間開槍。為此,他同醫管局的同事、管理高層提了相關意見和建議。醫管局跟警察也進行了溝通,但警方不予理會。

許多醫生義務救助傷員


歐耀佳說,在正常情況下,香港本身醫療系統可以照顧受傷者。但現在警察到醫院收集證據,甚至拘捕抗議者。尤其現在政府可能告你「暴動罪」,加上「蒙面罪」等等,那些受傷的抗議者會擔心,估計有九成受傷者不敢去醫院。


歐耀佳指,如果抗議者受傷了,真的有了生命危險,還是一定要及時治療,生命始終要優先,健康優先考慮,安全也要優先考慮。有鑒於此,有很多醫生透過不同的聯絡方式在義務幫助這些受傷的抗議者。


香港受傷者白天到公立醫院,醫生可以在醫院提供幫助,但不可以出去幫助。晚上有很多公立醫生會到前線做義務急救員。有些醫生護士還把自己房間加些簡單設施當作手術室,做些像肚皮上縫傷口等簡單手術。


歐耀佳透露,救援工作通常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在抗爭現場,他們做的是最基本簡單的止血;第二層是幫助縫針等一些措施,如果病情穩定,就不再送醫院了;第三層就是轉介醫院。這種情況中大部分傷者要去政府的醫院,但還是擔心害怕。去私家醫院經濟上也會有問題,他們也擔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他們變得敏感了。

反送中開始就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在6月開始反送中運動時,一公立醫院醫務人員把受傷人士的情況通報給警方,導致該傷員被警方抓走。為此,還遠在南蘇丹工作的歐耀佳就同醫管局總裁梁柏賢、衛生局長陳肇始及一些醫療界同事溝通,要尊重病人的私隱,不要將病人的情況告訴警察,他們都一再承諾他們不會這樣做。


歐耀佳認為,作為醫管局總部或醫生即使覺得某人可能會犯法,也不可以將他的情況說出去,因為醫院同病人之間存在一個道德上的協議。當然,如果病人受到生命威脅或者有一些危險時,也可能是性暴力之類的,會幫他們去舉報。尤其是一些弱者,包括兒童,若不幫他報案,他不會報案的。除此之外,沒有必要去告訴警察。


作為政府管理部門,當發生重大災難時,醫管局、警方、消防、甚至政府都有應變措施,各部門可以聯繫、溝通,這個系統一向存在,掌握各種情報資料。


「6·12」的時候,政府就動用了這個系統。歐耀佳說,醫管局動用了這個系統的相關資料,基本上是大些的數據,以便調配相關資源,比如汽車怎麼走、哪間醫院收了多少人等。「從技術上講,警方可以掌握病人全部資料,至於有沒有這樣做,我不知道。」



責任編輯:林琮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