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英歐防務合作升級 德國願向烏提供導彈

英歐防務合作升級 德國願向烏提供導彈

【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隨著川普重返白宮,並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加強對抗中共,歐洲主要國家也加快防務整合腳步。英國將與歐盟簽署脫歐後首份關鍵軍事合作協議,德國候任總理也支持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歐洲正重塑自身安全架構。

 

面對美國聚焦印太、援烏政策出現變數,歐洲各國被迫正視防務缺口。從提高軍費支出、擴充軍工產能,到建立更緊密的戰略協同機制,歐盟與英國正尋求重建安全合作架構,不再完全依賴跨大西洋同盟,並為實現更具主體性的防衛戰略鋪路。

 

英歐防務合作重啟 預計5月簽署協議

 

近年來,美國政策重心逐步轉向印太地區,加強應對中共在地區與全球層面的軍事擴張與經濟滲透。此一趨勢使歐洲多國重新評估對美國的安全依賴。

 

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與歐盟正籌備一項涵蓋軍備採購與安全合作的協議,允許英國軍工企業參與歐盟1,500億歐元的聯合軍備貸款計劃。該貸款由歐盟預算擔保,支持各國採購防空系統與導彈等關鍵武器。

 

儘管英國已脫歐,但其軍事能力與軍工產業仍是歐洲最強的國家之一。若此協議簽署成功,英國軍工企業將可正式加入此融資框架,參與跨歐洲的軍備製造與供應鏈。

 

該協議預計將於5月,在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主持的歐盟領袖峰會上簽署,這將是英國自脫歐以來首次主辦與歐盟領袖共同出席的正式會議。

 

「在防務議題上,英國基本上已經回到了帳篷裡」,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我們只需要這份協議來正式確認這點。」

 

英國防相約翰‧希利(John Healey)上週與法國防長共同主持了布魯塞爾「志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會議,隨後又與德國防長在德國召開援烏軍備會議,顯示雙方高度協調。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Rachel Reeves)亦於上週末出席歐盟財長會議,主張「與歐洲盟友深化防務融資合作」。

 

歐盟經濟事務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為了強化歐洲防務,我們在歐盟內需有所作為,但在歐盟外也必須採取行動,因此我們樂於與英國展開合作。」

 

德國轉變立場 候任總理支持援烏導彈

 

在德國方面,下月將就任的候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週日(4月13日)晚間接受德國公共電視台ARD訪問時明確表示,若能與歐洲盟國協調一致,他願意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Taurus)遠程導彈,這一立場與現任政府不同。

 

他強調,有必要讓基輔掌握戰場主動權,並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京做出讓步。

 

「我們的歐洲夥伴已經在提供巡航導彈了。英國在做,法國在做,美國本來就在做。」默茨說。

 

他同時譴責俄羅斯對蘇梅市(Sumy)的最新襲擊是「嚴重的戰爭罪」。

 

根據報導,金牛座導彈射程超過500公里,由歐洲飛彈製造商MBDA與瑞典薩博公司(Saab)合資生產,擁有智能彈頭系統,具備精準破壞橋梁與地下設施的能力。

 

此系統射程遠高於英法提供的「風暴之影」(Storm Shadow)與美國的ATACMS系統。

 

全球戰略轉向 歐洲自我強化成趨勢

 

川普重新上台後,華盛頓已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以應對中共帶來的軍事與經濟挑戰。面對這一變局,一位歐盟外交官向《金融時報》指出:「戰爭、戰略調整,以及歐洲再武裝讓英法兩國靠得更近。」

 

「但若想讓歐盟與英國關係更進一步,其它方面也需要展現善意。」這位官員表示。

 

目前,歐盟與英國也正在協商涵蓋能源、移民與漁業的兩項額外協議。

 

然而包括法國與丹麥在內的歐盟沿海國家,仍關切未來對英國水域的漁權問題。他們希望在現行協議於2026年到期後,能繼續維持對英國水域的漁權。

 

多位外交人士指出,法國與英國都面臨其它歐盟國家的壓力,認為讓漁權這樣政治敏感但經濟影響有限的議題阻礙歐洲安全合作,將是「荒謬」之舉。

 

「法國對這件事用放大鏡檢視,而其它國家則看到明顯的戰略大局。」另一位歐盟外交人士說。

 

丹麥作為另一個漁業大國則表示,對「與非歐盟國的更緊密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

 

丹麥經濟部長史蒂芬妮‧洛塞(Stephanie Lose)則指出:「我們與挪威、英國之間關係緊密,自然應開放探索其它能夠加強歐洲的合作可能。」

 

 責任編輯:李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