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8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今年是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百年冥誕,他的反共保台理念為人稱頌。李登輝還曾高度讚揚大紀元出版的《九評共產黨》一書。專家表示,紀念李登輝啟示當台灣總統要有抗共保台戰略思想,不應對共產黨有幻想。
今年適逢李登輝百歲暨逝世三周年紀念,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日前共同舉辦兩天的活動。中華文化總會、高雄市望春風文化藝術基金會、蕭泰然文教基金會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8日、9日將共同主辦音樂會紀念李登輝。此外,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日前訪台赴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參拜李登輝完成安倍的遺願。
2005年李登輝曾在記者會上向在場人士介紹,引發退黨大潮的《九評共產黨》一書,強調共產主義是騙人的,是為了掌權和欺騙老百姓的藉口,還高度讚揚《九評共產黨》及退出中共的民眾。
盧世祥:台灣總統一定要有抗共保台理念
資深新聞工作者盧世祥今天(4日)於台北舉行新書《台灣觀察錄》發表會,該書「人物篇」中,追念前總統李登輝兼具知識分子、哲學家、政治家的特質。他帶領台灣邁向民主的「寧靜革命」,推動憲政改革,廢止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會,實現總統直選並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盧世祥對大紀元表示,「李登輝之後的總統,對於『抗共保台』戰略的思想沒有他那麼強。」台灣總統做得好不好,很重要是看其國安團隊組成,李登輝的國安團隊非常強,包括有前國安會祕書長殷宗文、丁渝洲、副祕書長張榮豐及中國問題專家、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等人,這些人都對中共非常了解。台灣總統要培養具有反共、抗共保台理念與有敵我意識的年輕人,加入國安團隊。他呼籲,台灣的親共政黨,不應對共產黨有幻想。
張榮豐曾說,李登輝堅持反共為子孫留下淨土,這是很不容易的。他還曾發表文章《李登輝總統留給台灣人民的資產》提到,有位中共前高幹和他見面時評論說:「李(登輝)先生主政後,民主化不只讓統戰難度增加,而且透過國、共談判完成統一也越來越不可能;另外強化海、空軍禦敵於國門之外,要比決戰灘頭高明得多」。
盧世祥指出,「李登輝深知共產黨專政的中(共)國是台灣生存最大挑戰。」他認為,李登輝最重要的是喚起台灣意識,以及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用自由民主去對抗共產黨極權。還有當年他在經濟上實施「戒急用忍」的大陸經貿政策,保住了台灣高科技、鋼鐵、石化等主力產業及經濟命脈。如果當年像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都去中國投資,台灣現在這個根基就沒有了。
盧世祥表示,現在中國經濟有很大麻煩,包括中國房地產泡沫恐破裂,而房地產依靠銀行大量貸款的債務風險會蔓延到金融業,而且中共地方政府沒有錢,民間不願意消費,以及失業率高,所以中國經濟就拉不起來。他強調,台灣想選總統的人一定要有反共保台理念,如果連中國經濟這麼差都搞不清楚,還主張要重啟《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怎麼能保護台灣自由民主。
1995—96年台海危機 李登輝強烈抵抗中共壓力
中華民國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7月29日、30日共同舉辦《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兩冊及「李登輝總統資料庫」發表會及學術討論會。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指出,李登輝的政治導師是蔣經國。他是蔣經國所發掘的人才,也可以說是蔣經國學校的畢業生。
李登輝曾留學日、美。1943年他進入日本京都帝大農業經濟學系就讀,1946年他返台後,轉學進入台大農經系。1965年李登輝前往康乃爾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學博士。松田說,即使從華人社會到美、日留學,也有許多菁英並未成為民主主義者。在中國認為「西方民主主義不適合華人社會」的人更多。然而,李登輝認為在台灣社會讓歐美式民主主義扎根是必要的,才讓台灣實現了民主化。
1995年在美國國會兩院決議及克林頓政府同意下,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以私人行程名義訪美,他訪問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公開演說。李登輝成為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首位訪美的元首。他這次訪美被認為是引發台海飛彈危機的主因之一。
松田表示,1995年至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共對李登輝訪美表現出意外強烈的軍事反應,李登輝強烈抵抗中共的壓力,並在尋求美國支援的同時,加強了台灣的軍事力量。
松田指出,李登輝認為應儘早對中共保持警戒,限制對中國的投資,提倡了迂迴的「戒急用忍」及「南向政策」。今日,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意識到中共的威脅和風險,並使用脫鉤(decoupling)、去風險(de-risking)制定策略,可見李登輝的大陸政策有卓越的先見之明。
松田表示,在後李登輝的時代,台灣社會進入了「藍綠對決」時代,還形成了對中國經濟依賴的結構。馬英九政權進入第二任期後,向中共急速靠攏,李登輝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針對馬政府與中共簽訂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遭強行通過而引發「太陽花運動」,他在公開場合大讚:「真了不起!」
林佳龍:台灣民主受中共威脅 民眾透過明年選舉決定台灣未來
中華民國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致詞提到,前總統李登輝帶領台灣成為現代的民主國家。台灣是漸進式、分期付款式的民主化過程,也因此能夠同時面對內外挑戰時,擁有和平。「台灣的民主的韌性是有的,可是台灣民主面對內外的挑戰,尤其是涉及到中(共)國。」
林佳龍說,當民主面臨中共對台灣主權的軍事威脅,民主能否捍衛民主;而民主除了最小的定義——投票,民主能否實質上給予更多經濟、社會成長的果實,與創新的基礎,這都是這個時代要繼續面對的問題。他期待大家能更凝聚李總統所談的精神文明,而不只是「程序的民主」。2024年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民主共同體,將再次透過選票決定台灣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