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最新一份報告揭示,在群眾影響力江河日落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開始間接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外界認為這種黨文化宣傳不可能長久。
從2018年開始,中共在全國範圍建立了逾十萬個所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是當局一項被外界忽視的龐大宣傳工程。通常以學習黨史開頭,然後加入跳舞、合唱,以及免費放映電影等活動。
總部位於紐約的非營利組織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運營的在線雜誌「中參館」(ChinaFile)週一(1月31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稱,文明實踐中心分布在全中國約500個城市和農村,活動內容將黨的意識形態與大雜燴的文化活動以及招募志願者工作結合起來。
根據中共國家媒體的報導,在廣州,這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訪客提供了向粵菜大師學習烹飪,介紹最新無人機技術,或者組織參觀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廠。在西南地區貴州省的貧困山區,這些中心組織志願者挨家挨戶傳授村民如何進行節儉消費。
中共用小恩小惠維持跟老百姓的聯繫
中參館的報告說,這些中心的規劃文件顯示,他們希望通過將中心的實際服務與黨的理論交織在一起,將中國共產黨重新定位,恢復「廣大群眾」和當權者之間的關係,因幾十年來,中共和民間的關係變得薄弱。
「這些中心旨在提供混合的社會服務和政治灌輸,通過讓民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恩惠』,並將他們塑造成黨希望他們成為的那種公民,不斷拉近他們與黨的距離。」文章寫到。
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研究中國問題的政治學助理教授溥德(Dimitar Gueorguiev)表示,調查顯示,中國人對政治的興趣普遍越來越小,黨的作用在老百姓中被削弱,這是中共嚴重關切的內容。
「問題是你(中共)無法真正讓人們參與進來。」他說。
溥德表示,新建的文明中心活動很可能是作秀,地方官員向中共最高領導人表明,他們在響應號召,在基層擴大黨的影響力。
中共從篡政以來為維持權力和執政合法性,一直在意識形態上進行高度控制,傳統媒體、網絡上必須是黨篩檢後剩下的內容,批評中共的真實聲音在中國境內傳播困難重重。
黨沒有了群眾影響力 只得間接開展意識形態工作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中共進行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傳播黨的意識形態的工具。負責宣傳和道德教育的黨政機構稱,這些中心有助於「真正打通」向群眾宣傳、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這些中心並不是自主運營,所需經費都由中共當局財政撥付。中參館根據政府採購文件估計,地方政府和機構在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間在與這些中心有關的項目上投入多達7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1億美元。
比如:上海一個中心最近一天的活動是提供免費維修雨傘和手錶服務;該中心還鼓勵居民打COVID-19加強針,打完後可以換取食用油和洗衣粉。
中參館的資深編輯、報告作者傑西卡‧巴特克(Jessica Batke)將這些中心比作毛澤東時代的工作組,那些工作組負責宣傳和社會服務。
她表示,過去工作組擁有「忠實觀眾」,現在黨對個人行為不再有同樣的影響力,因此不得不間接地開展這類工作。
從效果看,居民也表現出對免費電影、免費醫療諮詢的興趣,但對黨的意識形態宣傳,比如:習近平思想、黨史興趣不大。
拉1.4億人當志願者 黨文化宣傳不可能長久
另一個引起注意的是,中共要求這類中心招募大量志願者,要求當地百分之13%的公民參加,也就是全國招募1.4億個志願者。
同時,它也要求在職黨員到中心活動的參與率達到80%,人均每年從事志願服務時間達到20小時。
實際上,除整理垃圾、種植花卉或確保老年居民上網之外,這些中心的志願者需要宣傳要求黨員們效忠以及黨員應該表現出的「文明行為」。
溥德質疑說,這項運動自上而下,加上志願者配額規定已表明它本身的局限性,問題是「誰會是那些倒楣的(被抽中的)13%?誰又能從這一過程中逃脫呢?」
無論他們能否實現其最終目標,中共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推動可能會比之前的類似活動更持久。2018年的試行方案指定縣級黨委書記——該級別政治上最有權的領導人——領導這些中心,由縣級宣傳部長負責日常事務,這表明北京希望這些中心有足夠影響力來執行其任務。
中共過去的所謂精神文明「項目」有一個不穩定的記錄。比如:只有2005年啟動的全國文明城市項目——社會控制和城市治理的混合型——仍在進行中,其它項目已經搖擺不定。前總書記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即2006年為促進「健康的社會行為和良好的道德標準」提出的倡議,來得快,去得也快。
幾十年過去了,共產黨仍痴迷於國家的集體意識狀態。
中共的黨文化跟中國傳統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大紀元時政專欄作家唐青表示,中共與生俱來就存在政權生存危機,靠裝門面地穿古裝演古人,妄圖用「傳統文化」的瓶子裝「黨文化」的垃圾,這是不可能長久的。
「中共最害怕亡黨,一切為了維護黨的生存,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他說,「它可以暫時有效,但是飲鴆止渴,最終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責任編輯:林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