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2月29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李蓓、王佳宜採訪報導)在中共當局繼續宣傳今年糧食豐收的同時,多項資料顯示,中國今年的糧食進口量再創新高,中國的糧食儲備已經超過全球糧食儲備的一半。專家認為,這會進一步推高世界糧食和食品價格。
12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召開農村工作會議稱,要確保明年中國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6.5億噸)以上。這個數值是中國糧食所謂「自給自足」的底線,官方聲稱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達到這個數值。
此前在12月8日,中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稱,中國糧食生產近年來連年豐收,但在未來至少30年裡,中國糧食需求還將持續增長。
中共海關總署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到11月,中國糧食進口已超過1.5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其中穀物增加1倍,玉米增加2倍,稻米增加近1倍(97%)。中國今年前11個月糧食進口量,已達官方稱今年糧食產量6.5億噸的23%。
美國農業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玉米、稻米、小麥等主要糧食庫存量,中國都超過全球的一半。
據美國農業部的推算數據,到明年上半年糧食年度,中國糧食庫存在全球糧食庫存中的占比,玉米將達到69%,大米達到60%,小麥達51%。中國這些主要糧食儲備在過去10年裡占比均提高20%左右,顯示中共在持續大量存儲糧食。
中國人口不到全球20%,與其超過一半占比的糧食庫存量不成比例。多位專家都擔憂,這種狀況會推高全球糧食價格,及引發其它地區可能缺糧。
日本資源與糧食問題研究所所長柴田明夫(Akio Shibata)認為,中國大量儲備糧食,是全球糧價走高的原因之一。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最新食品價格指數顯示,今年11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約30%。
中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在今年11月表示,中國糧食庫存總量處於歷史高位,其中,小麥庫存可以滿足中國人口一年半的消費需求。
中共央視(CCTV)在12月19日報導則稱,儘管今年中國洪澇等自然災害多發、國際糧價大幅波動,但今年前11個月,中國糧食市場仍然有充足供給,中國糧食價格保持平穩上漲。
有二十多年中國糧食行業經驗的時事評論人士張栗田對大紀元說,中國進口糧食創紀錄,已證明中共所聲稱糧食豐收是假的,「如果真豐收,就不需進口那麼多糧食了」。
因為糧食進口數量無法造假,有海關的資料在那裡,他認為,多方資料反映出中國糧食需求是真的,中共在增加其糧食儲備這也是真的,「中共認為糧食安全關係到其政權的安全」。
張栗田說,中共早在毛澤東時代就開始儲備戰備糧了,說是為了「備戰、備荒」;現在它也是這樣,大量進口糧食,一方面要補足國內糧食生產不足,滿足中國糧食內需;另一方面,中共現在面臨美國及其盟國圍堵,而美國、加拿大、巴西、澳洲等國家,都是中國糧食進口的主要來源國。
「中共擔心如果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就可能威脅到其糧食安全。」他說。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章天亮認為,中共大舉囤糧,就是為了因應其糧食危機。
時事評論人士王劍也在他的自媒體頻道說,中國肯定有糧食危機,但中國糧食危機實際上就是全球的糧食危機。因中國人口占全球人口不到20%,但中國糧食庫存卻占到全球糧食庫存的一半以上。他認為,中共大舉囤糧,不但推高了全球糧食價格,也意味著全球糧食面臨風險。
中國社科院預計,到「十四五」期末,中國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這是目前中共官方所稱的糧食年產量6.5億噸的20%。而這也正是去年中國糧食進口量。
早在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就曾與美國農業部一起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題目叫「誰來養活中國」。他在報告中說,中國高速工業化會破壞其天然資源,令土地沙漠化;隨著中國人口增加,中國需大量進口糧食來養活十幾億人,這會引發全球糧價上漲,也會擾亂全球糧食市場。
當年中共對他口誅筆伐,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都聲稱,他製造「中國威脅論」。但中共高層早在1998年就默認布朗說法,只是仍一直否認中國存在糧食危機。
張栗田說,中國一直制度性缺糧,一方面大片良田被工業污染或作為工業用地;另一方面中共政策性抑制糧價,再加上各種苛捐雜稅,農民沒有意願種糧,同時加上大批農民工進城,令很多耕地荒蕪,糧食一直都不夠。
2004年,布朗又發表文章說,由於中國在過去5年中有4年糧食減產,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導致國際糧價上漲。
他表示,雖中國糧食產量在下降,但需求卻在攀升,原因是隨著中國人收入增加,他們正在向食物鏈上游移動,食用更多以穀物餵養的畜產品,如豬肉、家禽、雞蛋等。
布朗當時預計,中國很快就要從全球市場每年進口多達5000萬噸糧食,這將讓過去半個世紀世界糧食產能過剩和廉價食品很快成歷史。
美國農業部在今年6月的展望中也做相似表述稱,到預測期結束時,中國大豆進口量將從今年的1億噸增加到1.4億噸。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