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0月09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韓雲鷺綜合報導)2020年諾貝爾各獎項得主陸續公布,其中醫學獎及化學獎中,兩位得主是與李嘉誠基金會緊密合作的學者。李嘉誠在得知消息後喜極而泣,除了祝賀兩人得獎外,還感謝他們及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結果,獲獎者為三位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學者:85歲的美國科學家阿爾特(Harvey J. Alter)、71歲英國病毒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68歲的美國病毒學教授萊斯(Charles M. Rice)。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C型肝炎是全球性重大健康問題,而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發現,「帶動了C型肝炎檢測和藥物的出現,救了數百萬的生命」。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來自英國、德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因為對黑洞的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而摘取桂冠。三位科學家分別是英國的潘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的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的吉茲(Andrea Ghez )。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由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10月8日,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諾貝爾獎是由諾貝爾獎基金會主辦的綜合類獎項,共設置6類獎項。2020年諾貝爾獎獎項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10月9日公布和平獎贏家,經濟學獎得主將於10月12日揭曉。
9月22日,諾貝爾基金會行政總裁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由於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諾貝爾基金會決定取消原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獲頒相關獎項。海肯斯滕說,2020年的獲獎者將在瑞典駐相關國家的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而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今年諾貝爾獎獎金增加了100萬至1000萬瑞典克朗(110萬美元)。若得主超過一位,則獎金平分或者依比例分配。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與李嘉誠基金會有合作
諾貝爾醫學獎三名得主中,英國的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是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系教授,同時是「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Li Ka Shing Applied Virology
Institute)的總監。
這個研究所於2010年成立,分別由李嘉誠基金會及亞伯達省政府各捐資2,500萬加元和5,250萬加元。
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兩名女科學家中,美國的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
2011年時,李嘉誠基金會就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捐款4,000萬美元,興建「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
2014年,李嘉誠基金會又捐資1,000萬美元,支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基因組學創新計劃(Innovative
Genomics Initiative,
IGI),同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立李嘉誠基因組學工程中心、特設講座教授席。兩校為有關研究撥款200萬美元作啟動資金。這個IGI計劃執行總監正是杜德納。
杜德納從2011年開始就在李嘉誠基金會捐資的生物醫學院和健康科學中心發展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2014年被推薦為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
2017年,杜德納曾親自飛到香港,給李嘉誠上課,用3D打印的樂高展示DNA剪輯技術。據說,當時李嘉誠表示,最高興是拿到最酷的樂高送給孫子。
李嘉誠基金會表示,李嘉誠得悉杜德納與擔任阿爾伯特大學李嘉誠病毒學教授的霍頓,獲頒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後高興得淚下,指他相信兩人的科研方向、曾分別於2010年及2011年支持他們的工作,他亦感謝兩人及其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李嘉誠基金會青睞捐助醫學研究
根據李嘉誠基金會的數據,從1980年以來,李嘉誠公益捐贈一共超過270億港幣。也就是將近240億人民幣,考慮到很多捐款捐贈的時間很早,所以換算到現在肯定遠遠超過240億。
這其中,大宗項目,一方面是賑災,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李嘉誠先後捐了1.4億人民幣。還有就是捐助教育、社會救濟,像著名的長江商學院、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西部教育醫療計劃等等。
李嘉誠基金會還特別喜歡捐助一類項目,就是醫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比如:1998年,向史丹福大學捐贈400萬美元,設立肝炎研究計劃;2005年,捐贈4,000萬美元,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立健康科學研究中心;2018年,向悉尼大學捐贈2,500萬港幣,支持發展CAR-T細胞免疫療法。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後,網絡上熱傳一篇文章《李嘉誠眼光真準毒:只花了3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文中說,如果說這世界上有公平的話,生死肯定是其中之一,不論貧賤富貴,沒有人能逃脫生死。不過,富豪們在生物醫藥上的捐贈和投資,也許有一天會打破這種公平。文中特別提及,香港著名房地產大亨李兆基曾經說「願用1,000億,換10年青春」。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