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漂流傳奇】逃離文革 音樂才子馬思聰香港三日緣

 

【漂流傳奇】逃離文革 音樂才子馬思聰香港三日緣

 

【大紀元2024年07月22日訊】香港,在歷史上擁有特殊的地位,上個世紀60年代,一批批為躲避「文革」的青年才俊,遠走他鄉,逃到香港。「出逃」並非懦弱,是「留得青山在」的勇氣和骨氣。

 

隨著這首著名的《思鄉曲》,一起走入馬思聰的內心世界,他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還原歷史真相,回顧他與香港的三日緣份,如果沒有了香港,或許這位音樂巨人已經在文革殘酷的批鬥中消失。

 

帶上小提琴出逃

 

1967年1月15日,一艘電動拖船祕密從廣州出發前往香港,船上載著13人,來自5個家庭。在這風雨之夜,船上的一個中年男士,將掛在胸前的毛澤東像章摘下,拋入大海中。巨浪瞬間吞沒了這個像章,也象徵著對過去的告別。他付上了全部身家,冒著生命危險,下了逃亡的賭注,唯一隨身攜帶的財產,就是一把百年小提琴。小提琴的來路很不一般,出自十六世紀意大利工匠之手,亦正是這把小提琴,救了他和妻子、兒女一命,甚至成為他逃往美國的「隨意門」。

 

這位中年男士不是一般人,他曾任中央音樂學院的首任院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的名字——馬思聰,在1月19日登上了香港幾十家中英文報紙的新聞——「中國著名音樂家馬思聰逃抵香港」,這可是當時的爆炸性新聞。當天下午,馬思聰一家人在美國領事館的協助下,踏上飛往美國華盛頓的專機。究竟馬思聰一家在香港的三天經歷了什麼?在完全保密的情況下,如何得到如此幸運的機會,讓謹慎的美國領館願意不惜代價保護這個中國音樂才子?

 

抵港首日 大嶼山岩洞驚險躲避

 

載著馬思聰一家偷渡的拖船,1967年1月16日清晨在香港大嶼山靠岸,這趟船票價值5萬港元,是他傾盡一生的積蓄。上岸後,馬思聰帶著妻子和兒女趁「蛇頭」(經營及操控非法移民活動的人)沒有留意時逃跑了,躲在一個長滿青苔的岩洞中。

 

當時的他們又冷又餓,寒風吹在他們的臉上,也沒有帶食物隨身。一家四口在潮濕的岩洞裡躲著,不敢發出一點聲音。馬思聰知道自己身分特殊,萬一「蛇頭」走漏風聲,知道他逃港後藏匿的地方,就白費心機了。他在岩洞等著、等著,等到洞外沒有聲響,確保「蛇頭」和其他偷渡客已經離開,馬思聰才偷偷出去找地方打電話給香港的親戚。打了一次、兩次,都沒有人接聽,輾轉多次,終於在傍晚時分接通了親戚的電話,一家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被接到九龍的親戚家暫住。

 

偷渡船隻曝光 福兮禍兮

 

馬氏一家人成功逃離中國,來到香港的親戚家暫住,馬思聰仍覺得不安全,他心中隱隱覺得香港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第二天的報紙新聞驗證了他的想法,更加讓他極度不安——他逃難搭乘的拖艇曝光了,幸好此時報紙還未披露他的姓名。這是一艘廣州新洲漁輪修配廠的電動拖船,小艇上釘著「新洲漁輪修配廠」銅質銘牌,號碼是「002」。他知道,如果「蛇頭」被抓,供出他的大名,他可能會被引渡回國。

 

馬思聰一家人安靜地待在親戚家中,苦苦思考著下一步的安排。女兒馬瑞雪想挑開窗簾看看窗外的風景,也被爸爸制止。在「文革」中經歷迫害的一幕幕,在馬思聰的頭腦中像電影一樣放映著,被「紅衛兵」押著在學院內遊街,一群狂熱的青年高喊著口號,向他們身上唾著口水。寫有「牛鬼蛇神」字樣的紙糊高帽子戴在他頭上,脖頸上前後掛上兩塊牌子,前面寫著「資產階級音樂權威——馬思聰」,後面寫著「吸血鬼」。這段充滿侮辱的經歷給他留下了恐懼的陰影。

 

在馬思聰腦海中浮現了九弟的名字——馬思宏,馬思宏1948年就去了美國,在美國的音樂界已經站穩了腳跟,到美國去可能還有一線希望。他也不知道怎樣可以去到美國,只能暫託親戚找到一位與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有聯絡的南希(Nancy)小姐,在17日夜晚向她透露了自己一家已經到達香港的消息。

 

美國領事祕密調查

 

當南希將馬思聰逃港的消息透露給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後,外交代表翻查FBI的檔案,並沒有發現他的蹤跡。他們決定派一名熟悉音樂的同事連夜前去調查這位自稱是馬思聰的人。

 

美國領事到了九龍馬思聰的親戚住所,這位斯文的男士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英文對話也不錯。根據背景資料,馬思聰早年曾赴法國巴黎求學,並在後來考入了法國的巴黎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交談了一會兒,這位男士打開琴匣,拿出了一把古舊的小提琴,輕輕拉起了知名音樂家舒伯特的《聖母頌》,這首曲調優美、極富感情的音樂,帶來一種從苦難中解脫的安慰和寧靜。這位懂音樂的美國領事,一聽就知道眼前男士的音樂水平很高。再觀察他手上的小提琴,懂琴的人就知道,出自意大利頂級小提琴工匠Stradivari之手,非常罕有,並非一般的小提琴家可以擁有。領事官員靜靜觀察著他演奏的模樣,目測與自己在中國報章上看到的形象相差無幾,但為了向領館進一步證明這個人就是馬思聰,他舉起相機拍下照片存檔。

 

演奏結束後,領事官員突然用漢語問他:「馬先生,你知道李永剛嗎?」馬思聰立即回應:「他是我在南京中央大學教書時的同事。」領事又問:「馬先生,你知道紐頓嗎?」馬思聰回答:「知道,他是美國駐廣州的新聞處處長。」這兩句簡短的問答,讓美國領事相信眼前這位男士就是馬思聰,如果不是音樂界的專業人士,不可能知道這些人的背景。

 

交談結束後,領事官員並沒有給他任何承諾,只請他好好在香港休息,等候通知。

 

馬思聰逃港背後的勢力角逐

 

馬思聰祕密會見美國領事後,他在香港的第三天,仍然不敢踏出房門一步,感到焦慮不安,他不知道未來是吉是凶。

 

事實上,1967年1月18日這天,港英政府與美國領事館之間,一場關於馬思聰的祕密談判,正在幕後激烈地進行著。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向華盛頓發去密電,報告中國音樂家馬思聰在香港,希望前往美國。這位音樂奇才正遭受「文革」迫害,美國政府願意進行人道援助,帶他離開中國。當時美國領事向港英政府提出要求時,雙方對如何辦理手續和審查爭論不休。由於馬思聰身上沒有任何身分證件,港英政府認為要首先仔細調查馬思聰一家的背景,並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才可以發放證件放行。美方認為,需要儘快帶馬氏一家離開香港,省得夜長夢多,希望簡化手續。

 

在英美雙方為馬氏事件磋商之際,一個改變馬思聰一生命運的事件發生了。

 

1月19日,馬思聰翻開香港當地的報紙,頓時全身顫抖——白紙黑字、醒目標題——《中國著名音樂家馬思聰逃抵香港》,前兩日002號拖艇的相片也又一次見報。馬思聰以為一切計劃都完了,他再一次成為公眾人物,腦中充滿了絕望的想像——引渡回國,遭受更加非人的折磨⋯⋯

 

在馬思聰充滿絕望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住所外的汽車喇叭,南希小姐和美國領事下了車,催促他們一家快收拾行李,準備上車。汽車開往一個祕密地點,美國領事為馬思聰一家準備了簡單的午宴,用中文與他們交談。其中一位領事告訴他,因為上午香港多間傳媒都報導了他逃港的事件,曝光了他的身分,留在香港非常不安全,必須立即前往美國。美國方面已經為他們準備了專機,午飯後就可以啟航,至於各種審查、體格檢查,可以在美國補辦⋯⋯馬思聰驚喜萬分,沒想到壞事變成了好事。

 

馬思聰流亡19年 延續音樂生涯

 

馬思聰到達美國三個月後,1967年4月12日獲得美國政府提供政治庇護的證明,此後不久,他到紐約公開露面,召開記者會,公開發表《我為什麼離開中國——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

 

他寫道:「我是音樂家。我珍惜恬靜、和平的生活,需要適宜工作的環境。況且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非常熱愛和尊敬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當然,我個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國當前發生的悲劇比起來,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毀滅中國的知識分子。我和許多黨內外多年以來雖然不是一直掌權但畢竟是起過很大作用的人的遭遇是一樣的。去年夏秋所發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絕望,並迫使我和我的家屬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的『飢餓的幽靈』。如果說我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有什麼越軌的地方的話,那就是我從中國逃跑了⋯⋯」

 

馬思聰公開逃亡,成為當年一個震驚中國乃至世界的消息,中共為此進行了株連報復,馬家親屬數十人都遭到了騷擾和迫害,馬思聰被定為「叛國投敵分子」。直到1985年2月,他才獲得平反,那時,他已經73歲。

 

在美國的日子,馬思聰拒領美國政府的救濟金,堅持以自己的演出收入作為全家的生活費,並繼續創作音樂作品,如舞劇《晚霞》、歌劇《熱碧亞》等,他將自己的思鄉之情融入音樂中,每次音樂會必奏曲目就是《思鄉曲》。他的晚年在費城度過,1987年因心臟病去世。

 

馬思聰和太太王慕理的後半生,都未再踏足過中國大陸,哪怕獲得「平反」後,他亦拒絕了當時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親自召喚,寧願在異國他鄉演奏《思鄉曲》,也不做回國之想。

 

從漁村到大都會,香港隱藏著傑出人才。有人說香港是冒險家的天堂,也是智慧與勤奮者的港灣。香港人的文明、勇氣和骨氣,在關鍵時刻,表現了極大的寬容與愛心。「香港人」已經代表了一種精神,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繼續發光發熱。也有一個個與香港結緣的特別人物,為香港的文化和精神增添色彩。且看全新節目《漂流傳奇》,走進一個個當下的大人物、小人物,分享他們的人生傳奇。

 

本期《漂流傳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漂流傳奇》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