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 最快明年3‧10升空

 

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 最快明年3‧10升空

行政院長蘇貞昌2022年11月7日表示,台灣擁有自製火箭與衛星的能量,尤其在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擁有頂尖技術,相信台灣太空領域很快能有一席之地。(國科會提供)

【大紀元2022年1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李怡欣台灣新竹報導)台灣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太空中心自製的第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ion(Formosat-7R)」,目前已進入全功能測試最後階段。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昨(7)日表示,「獵風者」最快擬於明年3月10日發射升空。

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太空中心自製的第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ion(Formosat-7R)」,最快擬於明年3月10日發射升空。
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太空中心自製的第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ion(Formosat-7R)」,最快擬於明年3月10日發射升空。(國科會提供)

行政院長蘇貞昌7日前往國研院太空中心視察,他指出,目前全世界有9個國家可以自行發射火箭,但台灣還不行,不過台灣擁有自製火箭與衛星的能量,尤其在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擁有頂尖技術,如何匯聚台灣最頂級力量迎頭趕上仍有待努力,希望很快能從太空守衛台灣,在太空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隨後,蘇貞昌於獵風者衛星任務標誌簽名,並進入衛星整測區視察衛星整備作業。


蘇貞昌表示,在美國Space X火箭回收技術成熟及星鏈計劃的催化下,全球太空經濟崛起,台灣太空科技得利於30年來衛星研製與民間產業參與,位處相對優勢,政府將帶領進軍太空產業鏈,打造第2座「護國神山」。他期許,「獵風者」未來成功發射、順利執行任務,為台灣太空產業引路。


吳宗信表示,獵風者衛星主要有兩大任務,第一,自製GNSS-R(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接收儀)酬載進行海面觀測;第二,驗證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並建立自製元件與技術的「飛行履歷」,將推動自製元件技轉產業界,爭取進入國際太空元件供應鏈。


吳宗信指出,獵風者衛星軌道在550~650公里,屬於低軌衛星,目前進入最後全功能測試階段,預計將於今年11月底完成,待明年1月初通過運送前審查會議,將在明年1月底運送到南美洲法屬圭亞那,並最快在台灣時間2023年3月10日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提供的織女星C型(VEGA C)火箭發射升空,預定任務壽命為5年時間。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強調,今年是台灣太空產業的元年,過去衛星大部分是向國外購買,但這次發射的獵風者是台灣第一顆氣象衛星,自製率高達82%,包括20家台灣廠商及學研界參與;福衛5號則是第一顆照相衛星,另外還有一顆通訊衛星,而未來太空發展會聚焦在照相、偵測氣象資料、通訊等三大面向。


吳政忠說,全球通訊若從5G邁向6G,就要由衛星將訊號打到地面,這三大領域若發展順利,台灣太空產業可說是愈加完整。他說,之後通訊低軌衛星將創造更多的創新應用,運作得當還能幫助其它國家來做,帶動太空產業鏈賺全世界的錢。


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政院投入1,400億建設五楊高南延、大車站、竹科X基地、竹科寶山擴建、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鳳鼻至香山段等計劃,新竹市有竹科、還有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是台灣戰略城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7日實地視察獵風者衛星整備情形。(國科會提供)

責任編輯:曉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