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 星期一

緯創賣廠給立訊、和碩跑去印度設公司!從蘋果供應鏈 2 大事,解析庫克暗中盤算

緯創賣廠給立訊、和碩跑去印度設公司!從蘋果供應鏈 2 大事,解析庫克暗中盤算


shutterstock

7 月 17 日,蘋果 iPhone 組裝供應鏈發生兩件大事,震撼全市場。第一是第三大 iPhone 組裝廠緯創宣布,以 33 億人民幣(138 億台幣)出售昆山廠給中國大型代工廠立訊,相關作業預計今年底前完成。

緯創昆山廠外貌。
緯創

這意味立訊直接以買廠帶訂單方式,接手 iPhone 業務,根據理解,這工廠年營業額 1422 億元,占緯創營收 16%,立訊成為現成的 iPhone供應鏈小四,這個進度比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估的 2021 年下半,要早了一年。

「台灣跟中國代工同業本來就有相當多不公平競爭,撇除政策扶植這個因素,台商還是領先,但不進則退,我們要想辦法進步比別人快;現在是全球化的壓力更大,我們不擔心競爭,這是應該有的,合理的競爭,輸了也認。」── 林憲銘

這是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2020 年初,接受記者團訪時,所分析年度科技製造業競爭大勢,沒想到竟一語成真,立訊加速追趕。而林憲銘判斷,台廠領先陸企還剩 3 年時間,必須加速進步。

手機代工絕對不是一樁好做的生意,攤開緯創財報,去年緯創自台灣匯去緯新昆山(此次賣給立訊的廠)投資金額 30.55 億元,累計歷史投資金額高達 477 億元,但去年認列 2.96 億元收益,屬高資本密集,而緯創賣廠賺不賺?稍後將有詳細分析。

保守派和碩,宣布印度子公司註冊


第二件大事,是第二大蘋果代工廠和碩,已在印度清奈註冊子公司,資本額 400 萬元,註冊子公司後,意味就是展開覓地建廠等後續動作,儘管不會立竿見影地蓋廠,但和碩對製造一向比對手小心,這一個動作也意味,除了越南基地,和碩的「客戶們」已經下達了前進印度設廠指令。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右)與執行長廖賜政(左)對印度投資過去保守,表示客戶要求就會去。
王郁倫攝影

仔細解讀這兩件事情,都跟 iPhone 有關,也都跟印度有關,該如何看待?

當 iPhone 組裝不再是高技術層次的工作,當中印衝突加大,陸企赴印設廠未來「可能」不如台商便利,蘋果加速展開中國製造的「騰籠換鳥」策略,將台商移出中國,搬入印度,台商成為蘋果攻印的一路堅兵。

而印度製造並不好做,不管是語言(印度腔英文)或政府效率,都不是台商過去習慣的中國經驗可以直接搬移,緯創布局5年,他們給的經驗是要:1.守法,2.人權,3.在地化,儘管自評印度投資還算及格,但一切經驗仍在累積中。

在這兩件蘋果供應鏈大事中,市場的疑問包括:

緯創為何要賣昆山廠?


當立訊買下緯創昆山廠後,市場熱議的是,緯創為何捨得把苦心布局多年的事業拱手讓人?尤其緯新今年 5 月還加碼增購機台 7954 萬美元,並向蘇州市申請裝置工業電腦斷層掃描機等高階設備,擴大組裝質量,顯示高層售廠決策是在短短幾個月內拍定的事。

緯創發言系統的說法是,「因應集團轉型及全球布局戰略考量」,進一步的說,是考慮到持續開打的貿易戰、COVID-19、邊境貿易現況,集團決定提前部署分散風險,儘管緯創已經很全球化,但要做更前端的布局,印度是重要據點

緯創也補充強調,並沒有退出智慧手持業務,目前印度、中國跟馬來西亞都有組裝能量,賣掉昆山一座工廠,昆山還有筆電事業,「緯創在智慧手持的客戶不只一個,相關的投資發展不會少,也不會停緩,台灣也會持續投資。」緯創指出。

緯創賣昆山 iPhone 工廠 138 億元,有賺錢嗎?是好是壞?


緯創此次並未公布投資損益,根據資料,緯創此次出售集團旗下緯新資通(昆山)(代號 WEKS)、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業務給立訊集團,緯創昆山總計有 4 座工廠,有筆電及手持等裝置代工,出售的緯新是一座手機業務廠。但從緯新淨值 120.53 億元,比對賣價 138 億元,因為售價趨近於緯新市值,緯創此次賣廠賺賠都不大。

但若從緯創累積投資緯新 477 億元,而緯新累計虧損 356 億元來說,緯新不僅淨值只剩 4 分之 1,單就以如此百億投資,去年僅小賺 2.96 億元來說,投資尚未回本,怎麼看都不算是一門好生意,賣掉並不壞。

蘋果為打開印度市場煞費苦心,除降價搶市,計畫搬移 20% 中國產能在印度製造,最近 Apple Store 也在印度開張。
Shutterstock

緯創賣這座廠有何衝擊?


根據緯創提供數據,緯新 2019 年營收 1,422.11 億元,換言之,可以推論,在今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後,2021 年緯創將立刻短少這將近 1500 億元營收,但獲利只少了 2.96 億元。

對此,緯創的說法是將持續聚焦「業務組合及全球布局」優化,以因應外在環境的快速變遷。緯創將更加積極投資未來關鍵技術,加速 5G、人工智慧(AI)、車載裝置與智慧醫療等新事業領域發展,強化產品組合與獲利,換言之,緯創如果拼從其他事業體「賺」回這 2.96 億元,就能抵銷財報衝擊。

緯創也不忘強調,賣廠所減少的產能,會透過加碼投資台灣、墨西哥、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捷克與中國其他廠區,做產能規劃。

為何蘋果要求緯創跟和碩加速印度投資?


在印度政府要求提高在地製造比例下,今年國際盛傳,蘋果將把 20% 中國製造遷移到印度。但製造規模龐大,怎麼遷?找中國代工廠立訊接手緯創工廠,或將是一計釜底抽薪的方法。

和碩證實已經完成印度清奈子公司註冊,和碩指出,這個行動就是進入印度的開始,但何時落地量產,還要看地方政府談判進度,客戶一定是有要求(印度設廠),印度本身就是重要市場,但沒有具體進度。

而緯創早在 2008 年就投資印度技術服務業務,2015~2016 年開始前往印度布局製造,先跟夥伴合資到自己設廠,緯創 2018 年更成立獨資手機廠,加大投資印度子公司購買設備額度,去年底緯創投資印度 16.29 億元,加上設備採購預算 8000 萬美元,已經投資加上預估投資金額就超過 40 億元。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表示製造分散只是有形做法,無形的戰略布局正在展開。
王郁倫攝影

而兩大代工廠加速印度布局,也凸顯全球科技製造轉型,最近一個季度的變化快得超出想像。而台廠與蘋果攜手赴印投資關鍵原因有三點:

關鍵因素一


中國印度矛盾加劇,陸企在印投資活動敏感度高,台廠成蘋果青睞的印度金磚戰略夥伴,幫蘋果加速印度產能擴充。

關鍵因素二


組裝設計不斷改良,未來吃蘋果「後進者」也很甜。從過去跟蘋果合作代工廠經驗來看,每當蘋果第一次量產新品,如 AirPods 或 Apple Watch,代工大廠都力爭當第一個合作夥伴,除拉近跟蘋果設計製造關係,也確保獲得最大分配占比,但犧牲往往是初期良率不佳,必須承受損失並加快良率拉升。

但近年,蘋果供應鏈拚轉型,開始退出部分無利可圖的訂單,比方廣達淡出 Apple Watch,和碩先前淡出 iPad 組裝,後進者因蘋果不斷優化生產設計,接手難度反而不像第一棒艱難,未來蘋果代工廠放棄某些訂單,將資源轉往其他領域的案例可能更明顯。

關鍵因素三


蘋果的供應鏈分散政策、立訊的追趕,加速了台廠科技製造升級的迫切性。當陸企陸續接手台廠過去代工多年的業務,學會台商在中國建造 20 年的製造經驗,未來台廠要靠什麼贏?技術跟產業層次的升級,都成為台廠需要面對的課題。

「台灣要轉型,漫長但必須要做,短期看不到效益。」林憲銘曾透露他思索未來無形的布局,在震驚業界的售廠動作後,緯創下一步也值得關注。

附註:緯創公告


緯創今日(7 月 17 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出售集團旗下緯新資通(昆山)有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業務予立訊集團,交易之對價暫定為人民幣 33 億元(約合台幣 138 億元)。

本交易後續簽署正式交易文件及相關合約後,未來需依法登記、備案或取得相關主管機關之核准,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本公司將於交易實際完成時,依相關法令規定另行辦理公告申報。

緯創去年底宣布斥資84億元投資越南,將在北越河江省同文縣設廠,預計 2021 年下半年量產,初期為美系客戶生產筆電,隨越南廠廠房將在2021年中完工,近期開始大舉招募通曉越南文的人才,為明年量產做準備。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