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台灣人沒狼性?李茂生:台大法學院狼性學生很多

台灣人沒狼性?李茂生:台大法學院狼性學生很多


台大校門口。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大校門口。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伯東/攝影

有外媒報導中國人的飢餓性格,也就是俗稱的狼性,包括貪婪、吝嗇等症狀,而日前有外國人侮辱台灣人比中指,也被網友認為沒有狼性,未馬上反擊,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發文暗諷,誰說我們沒有狼性?至少他在台大法律學院就看到很多有狼性的同學。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刊登一篇「中國人的飢餓性格」文章,分析中國人的「飢餓性格」是拚命想佔有,不然就大肆破壞。個人會呈現狂躁、貪婪、吝嗇、自卑、殘暴等症狀,這種突變性格,破壞每個人的生存。
李茂生分享這篇文章,並貼文表示,誰說我們沒有狼性?其實在台大法律學院有幾堂課,同學(包含校外的同學)都是先用衛生紙、煙蒂等占位,然後後邊進來的同學,一把就將垃圾掃到地上,直接坐下來。不過中間下課的時候,包包一收直接走人。
誰說我們沒有狼性?至少我在台大法律學院就看到很多有狼性的同學。
網友回應「人多必有白痴,其實沒什麼好討論的,臺灣再不好好加油,道德水準很快跟彼岸差不多」、「寧死不吃虧,拼命佔便宜」。

分析中國人飢餓性格 英媒:搶不到就破壞



中國遊客在曼谷Rammayana餐廳狂搶大蝦,最後完全吃不完,丟在餐桌上。 2016年資料照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往往被冠上「自我中心、貪小便宜、愛錢、愛敲詐、愛鑽法律漏洞、愛面子、言行不一、講話大聲」等負面形象。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登一篇名為《中國人的飢餓性格》的文章,分析這些負面形象與中國人「飢餓性格」的關係。內容指,這種「飢餓性格」已融入中國人血液當中,讓性格出現畸形突變。
 
文章認為,持續革命造成中國對人權與財產權的肆意踐踏,才是亂象根源。從土地改革、公私合營、文化大革命到薄熙來時代的大規模逼害民營企業家、公開掠奪民營資產,一直到近年的紅色國有控股運動,都在助長中國民眾的暴民心理。加上長時期持續的社會動盪,飢餓的陰影揮之不去,在人們心中烙下了極深的印記,並潛移默化改變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國人的飢餓性格,正在全方位塑造族群在全球的負面形象。
 
文章指,所謂「飢餓性格」,最主要的表現是,拼命想「佔有」;若不能佔有,就大肆破壞。對個體而言,會呈現出:狂躁,貪婪,吝嗇,自卑,怯懦,殘暴等心理症狀。
 
作者以中國一間公司提供自助午餐的情景為例。由於自助餐是自己夾,有員工一開始只拿自己的份量,但他們很快就沒有一開始的拘謹,繼而變得極度貪婪,越拿越多。他們最初還害會羞閃躲,不過最後卻公然掠食,覺得自己就該多吃多佔。由於「佔有就是勝利」,她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旁觀者也不以為意。
 
文章又用中國某公司的洗手間為例,員工每次去洗手間,就會使用長達兩公尺的衛生紙。作者稱,這種「飢餓性格」使中國人能吃到自己嘴裡的,絕不留給別人;拿不回家的,就肆意浪費、揮霍。
 
文章強調,連中國公司會出現類似情況,更不用說陌生的公共場所。不論是吃自助餐,還是使用共享單車,都可以看到無恥與貪婪的醜態。原本人人有份的東西,最後都無法落實。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是公司付錢,而不是自掏腰包,中國人並不把那當作自己的收益。對管理者而言,只要維持表明上的和諧秩序,他們才不在乎事實上的侵吞與剝奪。更可怕的是,那些吃不到飯菜、拿不到福利的中國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出意見,而是想著(下次)如何捷足先登,不讓別人先佔便宜。這種「飢餓性格」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液中,更讓性格出現畸形突變,破壞每一個人的生存氛圍。

新聞曝光後,不少國外網友稱,中國人的「飢餓性格」會不經意的表露出來,所以常可見到中國人在國外搶買東西的新聞。包括:日本的福袋、歐洲及日澳的奶粉與尿布,乃至於西班牙的伊比利火腿,由於中國人搶買的目的,都是為了轉賣圖利,引來當地人反感。(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