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台語原來是這樣】「夜市」的台語怎麼說──藏在日常詞彙中的台灣生活史
夜市的台語大家肯定也不陌生,現在多半是直接以「夜市仔」稱之吧?不過其實,台語有還有另一種稱呼夜市的說法,那就是「商展」(ㄒㄩㄥˊ ㄉㄧㄢˋ siong-tián)
作者: 故事
眾所周知,夜市是台灣特色之一,無論是在地人或外地遊客,逛夜市的確是一項有得吃又有得買的好消遣。以筆者所居住的台南市市區為例,甚至還有依照週一到週日的口訣:「大大武花大武花、大大武花大花花。」只要照著順序,就可以輕鬆掌握幾個主要夜市─大東、武聖、花園夜市一週的營業時間。
或許現在要聽到這種說法恐怕也不容易了,不過在過去很常一段時間,小時候還是很常聽長輩以「商展」來稱呼今天的夜市呢!在電影《女朋友。男朋友》中,也是以這句「商展」來指稱夜市,精準地詮釋了道地的台語用法。
那麼「商展」跟「夜市仔」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台語所說的「商展」,通常是指在一塊空地,只選固定某幾天會有攤販擺設的市集,可能是一個星期幾天、甚至固定久久一次,擺設攤位五花八門,以各式商品為主、或是簡易遊戲攤位,譬如撈金魚、射氣球、套圈圈等等,當然也會有一直到今天都還存在的商品叫賣,也都是「商展」中不可獲缺的特色,至於小吃攤的比例相對來說則較少。
譬如在高雄已經有兩百年傳統歷史的「岡山籮筐會」,就屬於類似商展的形式。台語說「踅籃籗」(˙ㄙㄝ ㄋㄚˊ ㄎㄚ se̍h-nâ-khah),就是來去逛籮筐會的意思,是早期傳統市集的延伸,每年固定舉行三次,分別在媽祖誕辰、中秋節前夕、義民節舉辦,早期以傳統竹器或編製而成的籮筐器物為主,也就是「籃籗」這樣的竹簍,後來才漸漸演變為有各式農產品、鐵器等產品,隨著時代的不同,一直到今天則轉變為我們熟悉的夜市樣貌,有得吃、又有得玩的形式內容。歷經兩百年、不同政權時空背景的變異之下,還能延續這樣的活動,真的非常難得,可說是台灣珍貴的活歷史啊!
那麼「夜市仔」呢?傳統市場有分早市或「下晡市」,也就是黃昏市場,「夜市仔」基本上就是此概念的延續,無論早市或黃昏市場的地點跟營業時間基本上就是固定的,「夜市仔」也就是一樣的道理。代表在固定建築物、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營業的場所,這其中又以跟吃有關的攤位為主,其餘商品次之,這點就跟傳統「商展」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隨著時代的演變,這些內容也已經轉變為今日我們熟悉的夜市樣貌。
有些縣市在當時只有「商展」,而沒有「夜市仔」,而反之只有「夜市仔」而沒有「商展」的縣市也有,當然也有兩者都有的情況,也難免久而久之、大家講著講著都混用了,或許這也是今天關於夜市這稱呼界線越來越模糊的因素之一吧?
本文轉載自故事:【台語原來是這樣】「夜市」的台語怎麼說──藏在日常詞彙中的台灣生活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