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後老而不老 這些「酷老人」顛覆想像
「樂在80後,酷老時代來臨」,在台灣,有一群80歲後的長輩,顛覆七老八十慢性病纏身、年長者退休無所事事的印象,他們永不退休、學習不倦、無私奉獻更挑戰自我,樂愛當志工、挑戰身體極限或比學生更認真,永不停止學習。退而不休的「酷老人」之一,身兼四家公司董事、董事長的98歲孫立德,每天騎自行車穿梭在社區大小巷,身體硬朗,沒有老人常見的慢性疾病,熱愛打兵乓球,再過兩年就升格為百歲「人瑞」,他笑說,「我的身體比30歲年輕人有活力」,滿滿的求知慾讓他停不下來,每年仍參與20場的股東會、董事會。
孫立德出生於湖南長沙,50歲後離開公務員生活,開創事業,如今退居幕後,幫助年輕人創業,當起「創業顧問」。他笑說,從小到大,自己學業成績不差,為了要念書外有更多時間玩,他善於「歸納」統整,方便記憶,至今仍能像他人解釋三角函數、歷史的井田制度等,隨身帶著小冊子,提取舊東西、紀錄新東西,讓記憶愈記愈好。
從50歲開始自學桌球,一周打2天兵乓球,孫立德說,自己的身體愈練愈好,「現在的年輕人,說不定都比不上我」,對生命樂活、永不退休。
另一位酷老代表潘秀雲,一走進來穿著時尚、腳踩高跟鞋,很難想像,她今年已80歲。曾以72歲之姿,在亞洲長青田徑錦標賽勇奪三面金牌、75歲打破亞運跳遠及三級跳遠大會紀錄,去年登上世界七大頂峰之一的非洲吉利馬札羅山,創下台灣最年長攻頂紀錄。
潘秀雲說,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辭去市公所會計員的工作,40年來奉獻家庭,幾乎沒有時間運動,身體衰弱又遺傳了家族高血壓,因右腳曾韌帶斷裂,從63歲開始,她下定決心以「運動養肌」,練起膝蓋周邊的肌腱補強,從拿著拐杖爬山開始,起初不能走快,逐漸鍛鍊到稍微激烈的網球運動,最後開始跑了起來,更挑戰自我攀登高峰。
運動17年的時間,右腳膝蓋曾因打網球,造成韌帶再斷裂;左腳則因參與賽跑比賽時,韌帶也曾受傷;左手腕在登山時不小心滑倒,及右手腕遭上方落下的石頭砸傷,造成韌帶斷裂,就算斷了四條韌帶,仍不放棄,也在銀髮族總會中工作,經濟獨立,人稱「噴射機阿嬤」。
82歲「故宮一寶」潘若澂,從19歲開始當起小學老師,一路考試、進修後,60歲從明倫高中退休,擅長國文科目的她,秉持的教學理念就是「盡其在我」。退休後到菲律賓3年,幫助當地進行華文教師培訓,回國後看到故宮招募志工的消息,便寄了自傳後參加面試,進到故宮當導覽員,一做就是19年。
潘若澂說,故宮每三個月就會換展覽文物、不定期舉辦特展,自己雖擅長國文,但與古物知識全然不懂,每天都要讀書,詳盡故宮器物的專門知識;如今,她對這些珍寶已如數家珍,甚至被來台至故宮參觀的中國大陸遊客封為「故宮一寶」。
她也說,自己的生活從不間斷學習,與家人相處也融洽,能奉獻自己的所學,感到自己還是有用的人,幸福到不知「老之已至」。
根據一份針對台灣55歲以上,共1200名退休民眾調查顯示,台灣退休族的生活樣貌,3成感到退休後的生活「幾乎沒有興趣」,即使有在培養退休興趣者,也有4成從事該活動的頻率,每周少於1-2次,經交叉分析顯示,幾乎沒有培養興趣者有3成3表示退休後比較不快樂或非常不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