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菩薩不是供奉在佛龕裏,「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只要願意身體力行、解救眾生苦難,人人都可以是人間菩薩。

愛讓人心開闊,視眾生如己親。做善事不分遠近,也不計力量多少,一滴水滴入海中,就能運載慈航,普度眾生。

發自內心的真誠,就不怕辛苦,共同為好事情付出。如果斤斤計較,自大我執,就會滿心煩惱,無法發揮帶動的力量。

人間一切如夢幻泡影,但認清生命的價值,把握短暫人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精進有所作為。付出同時無所求,無貪無欲,沒有罣礙。心境安定了,度眾生就充滿力量。

五濁惡世中,見解偏差、是非混淆,要持正法、行菩薩道困難辛苦;就像想把人從無明泥沼中救拔出來,也要避免己身陷入危機。

面對險惡的環境,如何保護道心、不要退失?善修安樂心,奉持「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四種安樂行:

身安樂行── 清淨自心,遠離諸惡。避開危險的境界,不受毀謗或惡行所影響或障礙;也要自我警惕,謹言慎行,精進前行。

口安樂行── 沒有經過思考,話說得太快,傷人也傷己;不空過時間,不說無饒益的言語,句句勸善,事事導正。

意安樂行── 諂誑、虛妄、嫉妒,會障礙智慧與慈悲;誠意、正向、實在,才能讓眾生信賴。心常住法中,了解「無常、苦、空」,付出之後無所執著,輕安自在。

誓願安樂行── 立「四弘誓願」,度一切眾生、斷無盡煩惱、學無量法門,這條菩薩道造得寬、鋪得平、走得長,體會到心路風光,就能體會佛的智慧。不只自己走得到,也希望眾生同行菩薩道,得到安樂。

修行路上,心境寂靜,歡喜甘願,才能引導人人心中有法,不受紛紛擾擾污染。眾生安穩,離苦得樂,就是諸佛菩薩的心向。


每日靜思語


時時善解對方無意傷害自己,就不輕易被傷害;即使對方有意傷害,也要學習包容,如此傷害才不會更深。
http://news.tzuchi.net/QuietThink.nsf/4FC712AFFFEEF5DB4825680000120D09/5FE8ACEE0E026AE048257D1D00020A20/$FILE/4692.jpg



黑夜再怎麼長,白晝總會到來。

No matter how long night, the arrival of daylight Association.

莎士比亞 - 英國詩人
(1564 年- 1616 年)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 38 部戲劇、155 首十四行詩、2 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