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這就是真正的台南精神!為什麼中國遊客變少了,台南人卻沒在怕?   台南如何成為「台灣的京都」?一種台南精神,讓他們找回日治時代的驕傲!

台南如何成為「台灣的京都」?一種台南精神,讓他們找回日治時代的驕傲!


想想論壇  風傳媒                
台南衰圮過、沒落過,但現在...(圖/挪威企鵝@flickr)
台南衰圮過、沒落過,但現在...(圖/挪威企鵝@flickr
在台北,從火車站往南開20分鐘的車程,大概還在熱鬧的景美一帶;在台南,從市中心往南20分鐘車程,眼前就已呈現一片「類偏鄉」景致。
這種「類偏鄉」畫面,常在中南部許多縣市出現。位在台南南區的喜樹社區,就是如此。從安平區開車沿台17線南下不消15分鐘,高樓大廈變矮了。取而代之地,是一片片的魚塭、廣褒荒地及一些舊紅磚平樓,錯落其間。
1
(圖/作者提供)
談喜樹社區前,想先介紹一種在當地被用為防風林的「黃槿樹」。60年前,台17線尚未開通,每每海風颳向喜樹社區,黃槿樹總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著社區居民。
當時,喜樹人多從事農漁牧工作。居民常繩子一拴在黃槿樹上,就把牛放去吃草;而黃槿樹綻放的黃花,許多長輩會拿去油炸,當成孩子們的零食。
除了防風、放牛、當零食外,當地居民也善加利用黃槿樹葉。舉凡逢年過節、結婚喜慶之日,早年老一輩居民都會用黃槿樹葉包紅龜粿或草仔粿,供大家享用。
久之,大家就把這種社區常見的黃槿樹,視為一種喜慶之樹,簡稱「喜樹」,進而變成「喜樹」社區的由來。
2
(圖/作者提供)
17線通車後,原本緊鄰海岸,乘著竹筏就可出海捕魚的喜樹人,被中斷了生計之路;土壤也難以種出主要經濟作物,迫使居民紛紛移出社區,造就往後幾十年喜樹社區沒落的結果。90年代,還有飆車族不時會狂飆經過寧靜的社區。
去年,是喜樹社區的一個轉折點。近一年的改造,這個被歷史遺忘的社區,重燃生命之光。
南區區公所搭配品牌創作家的巧思,同當地居民結合成一種生命共同體,沿襲在地的文化、歷史和某一種在地幽默感,融入一些都會文創元素後,醞釀起某一種相互信賴的化學變化。
去年10月,每月一次的「喜樹市集」誕生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市集開張當天,社區居民無比緊張。他們憂心,近一年的努力、磨合,卻換來空歡喜一場。
下午2點,市集開張。數百位等待許久的年輕人湧入了原本狹小的巷弄內,讓落寞的社區,熱鬧滾滾。透過臉書社群連續幾個月的「說故事」,愈來愈多年輕人關注到喜樹,關心著社區的一磚一瓦、一動一靜,更慕吸引他們的「魚、菜包」而來。
「魚、菜包」傳承了老一輩的手工、生命經驗,由他們一針一線縫出的作品,讓社區迸發了融合藝術、當地人情味、居民生命體驗的「在地微經濟」。居民的生活開始有了重心,願意訴說原本自認為沒價值的生活經驗和歷史文化。
3
(圖/作者提供)
故事,就這樣被傳誦下去。半年來,喜樹社區悄悄綻放出「在地希望」的火苗,透過小小的文創商品,重塑社區新生命。
喜樹,不是特例。更偏鄉的白河、後壁都有這類社區復興的事跡。
老人是農村社區的主體。他們的智慧卻透過社區再造、新農村計畫,引進專業技術,結合在地特色,創造承先啟後的創新產品。有的是特殊口味的鹹鴨蛋,有的是結合柳營牛奶和東山咖啡的牛奶咖啡,讓創新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只要巧用老一輩的技藝和智慧,偏鄉也能「風華再現」。
等待「風華再現」的,何止偏鄉?連舊市區都亟待「振衰起敝,扭轉劣勢」。
4
(圖/作者提供)
90年代,在國民黨市長施治明主政下,中西區執行了一個衝擊往後20年的市政工程:海安路地下街。
這項浩大工程以失敗告終,連帶拖垮了原先繁華的中正路商圈。原本風光一時的中國城淪為可怕的蚊子樓,導致當地治安敗壞,市民幾乎放棄了這處地方;曾經光鮮亮麗的中國城,變成城市毒瘤,不勝唏噓。
更慘地,原本在日治時代有繁華代名詞「末廣町」之稱的中西區,人口外移,一蹶不振。今年3月,30多年歷史的中國城終於著手拆除,走入歷史。
未來,此處將打造成一處涵蓋潟湖、廣場、運河、步道、藝廊的新地景工程;工程完成後,從「林百貨」往西走,將可踏過溪流,站在運河邊,遠望夕陽。
400年前,台南可說是台灣的「天龍國」,曾是最繁華的城市。日治時代,台南還是日本政府最重視的糖業發展基地。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還曾親臨台南視察,留下許多足跡。
400年來,台南衰圮過、沒落過,甚至有人比喻台南人,是一群被歷史遺落的仕紳。或許是吧!但台南人把這種血液中,些許驕傲又不認輸的性格,轉為一種對信念的堅持,實踐在美食、想法、行動和城市建設上。
社區改造、城市工程的「振衰起弊」,並非是為了吸引外地人肯定的「風華再現」,而是一種相信為這座城市的永續發展和生活價值而付出的努力。
5
(圖/作者提供)
努力不會停,改變正一點一滴進行。
/漂流木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

這就是真正的台南精神!為什麼中國遊客變少了,台南人卻沒在怕?


想想論壇風傳媒                
陸客不來台灣怎麼辦?台南人似乎沒那麼緊張...(圖/作者提供)
陸客不來台灣怎麼辦?台南人似乎沒那麼緊張...(圖/作者提供)
陽光明媚,南台灣的豔陽催生了甫過冬的綠樹枝芽。父母親們鋪著野餐墊,看著天真無邪的孩子,盡情在綠草地嬉戲。誰能想像,4月初正式啟用的「新營文化藝術園區」, 9個月前,只是一片荒蕪、堆積著廢棄鋼鐵建物,雜亂無章,連新營本地人都不想接近的嘉南水圳邊的小荒地?
不到一年時間,小荒地重生了。復活,並非重新讓一座新樂園拔地而起,而是保留原有的廢棄鋼鐵建物,如生鏽鐵塔、鋼廊、攀岩場,並重新整修,再邀請漫畫家「不二良」跨刀創作,賦予這個地方「童年狂想曲」的風味。從過去兩週父母親和孩子歡樂的笑容來看,這項工程非常成功!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這是台南推動在地文化、活化在地資源,提升生活品質的一環。無論是藍晒圖文創園區、林百貨、十鼓仁糖文化園區、佳里蕭瓏文化園區、新化大目降文化園區、麻豆總爺藝文中心、三二一巷藝術聚落、喜樹老街、神農街、國立台灣文學館⋯⋯等等,都是原有在地文化和生命力重生的展現,並吸引大量的觀光人潮,也讓台南成為一座擁有歷史文化感的觀光城市。
這些成功案例,有的是政府作前期整修、規劃,隨後引入民間力量(此為OTROT模式);有的是在地居民自發性做起,他們運用現有資源和創意,展現自我認同的能量,如喜樹集的文創商品。台南相對於台灣其他觀光縣市,可能是受陸客衝擊最少的一座觀光古都。過去多年,每年上千萬人次的外地遊客,多是國人、日本人,再來就是陸客或歐美人士。未來兩年內,台南將座落10間左右的五星級旅館。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這是一座非常「本地化」(localized)的古都,但也因為本地化,而顯得全球化(globalized)。外國人來到台南,正想浸淫在這種最道地、最具歷史風味的氛圍;許多外國藝術家在此創作、發想、迸發藝術新能量;愈來愈多日本或香港人在此定居、工作,享受台南那種慵懶和慢活的日子。
這座城市不會刻意迎合外地人,相反地,它有自己的發展節奏、性格、面孔,甚至一種莫名的任性。台南知道,要發展觀光,首要經營出屬於獨特的在地文化和產業。唯有自己認同自己、穩固根本,外人才會聞香而至,也才能勾勒出城市個性。創造觀光旅遊能量,無須花大錢、重新創造「新的東西」,只要善加利用現有的在地元素,增添新的活力和文化內涵,「從傳統中迸發新創意」,就足以吸引人駐足,更賦予居民珍貴的在地認同。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從台南的案例,台灣在面對中國可能利用縮減陸客人數,該怎麼因應?首先,我們要先盤點台灣各個縣市的觀光特質和資源。各縣市在不同時節,都會舉辦不同的節慶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極具地方特色,但缺少國際觀光行銷的能力。
為此,中央相關部會不該再讓地方單打獨鬥,而應該結合各縣市的觀光旅遊資源,依照「不同時間點」、「旅遊特色」和「目標國的需求」,進行更精細的觀光行銷,而非依循過往模式,只打台灣整體性觀光形象。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眾多競爭者中,若無凸顯特色,就等於是失敗行銷。
例如6月、7月,正值台南芒果盛產季節,是台南的一大特色。大多數日本人對芒果有著著迷般的酷愛。在此時節,中央和地方可以攜手合作,思考在日本主要城市推動台灣芒果祭的一系列觀光嘉年華的活動行銷宣傳。(台南和大阪已有直航航班)相同地,其他縣市在不同季節也有不同的主題曲。這些主題曲都是值得用國家的整體力量,進行精細包裝,並在國際旅遊市場上,演奏出美妙的天籟音符。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當然,台灣要訴求的對象不只是日本,而是研究不同目標國家,在不同時間點的不同旅遊需求,進行「我有他無」的行銷策略。執行這些策略前,都需要經過深入的研究調查和情報研析。
回歸到觀光旅遊的「本質」,要行銷台灣的觀光資源,一來要有自己的「堅持」,如產品本身要有足夠的獨特特色和吸引力,突顯出「精緻的在地感」,才能獲得國際市場的青睞與關注;另方面也要「迎合」外國遊客的喜好和需求。這些都需經過細緻的數據分析和調查。若只是寄望中國的「善意」,來奢求短期、打嗎啡般的人數供給,不思調整和轉型,只會讓我們的旅遊資源繼續在安樂窩自我滿足,而放棄轉型和開拓更大國際市場的機會。
/漂流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時事想想】陸客不來,台灣觀光業者哀嚎;10家五星級旅館卻在台南拔地而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