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為何說〝買東西〞 而不說〝買南北〞呢?

為何說〝買東西〞 而不說〝買南北〞呢? 

我們口語中的「東西」一詞,含義實在是太豐富了,可以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可以指人或者動物,表達喜愛或者厭惡之情,還可以當做罵人話。

這個奇怪的詞到底是怎麼來的?不光今天的人們有這個疑問,古人也很困惑,宋神宗有一次就問王安石:「市中貿易,何以不曰南北,而曰東西?」王安石想了想,也沒想清楚,於是自己猜測道:「當取東作西成之意。」王安石口中的「東作西成」是指春種秋熟,古人認為司春之神居住在東方,而春天是一年的起始,因此春耕稱作「東作」,秋熟自然就稱作「西成」。「東作西成」的是糧食,這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用「東作西成」的略語「東西」來指需要買賣的各種生活用品。

這個解釋只是王安石的猜測,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是「東西」一詞跟五行有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這五種元素都有各自的方位,代表東、南、西、北、中。五行又和天干對應起來,形成五方,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根據民間傳說,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有一次出門碰到了好朋友盛溫和,盛溫和提著竹籃子正往外走,朱熹隨口問道:「你這是要去幹什麼呀?」盛溫和回答說:「去買東西。」朱熹一聽大惑不解,問道:「什麼是東西?為什麼不買南北?」

盛溫和哈哈一笑,回答道:「你還是個大學問家呢,連這點常識都不懂?你把五行和五方對照一下就明白了。」說完揚長而去。

朱熹細細一琢磨,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東方屬木,可以代表糧食、蔬菜等日常食物;西方屬金,可以代表各種金屬品;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盛溫和的竹籃子裡只能裝進木和金,而不能裝進火和水,因此盛溫和用「東西」詼諧地比喻自己去買日常用品。既然竹籃子裡無法裝進水火,當然不能說買「南北」了。

「東西」一詞的語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來自晚明學者張岱。他在《快園道古》一書中記載了虞德園和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蓮池大師的對話:「虞德園問蓮池大師曰:『俗言買東西,不言買南北,何也?』

師即應聲曰:『南方主火,北方主水,水火家家俱足,故不必買。東方主木,西方主金,金木人人所無,寧得不買?』」蓮池大師認為家家都有水火,家家都缺金木,因此把買金木稱作買「東西」。

另外一種說法出自清朝學者龔煒。在《巢林筆談》一書中,他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觀點:「此語定起東漢,其時都市之盛,侈陳東、西兩京,俗言買東、買西,言賣買者,非東即西,沿習日久,遂以東西為貨物替身。」也就是龔煒認為「東西」起源於去東京洛陽、西京長安購買貨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