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懂外語才有競爭力 【周行一】


懂外語才有競爭力

【周行一】

我的朋友喜歡看台灣職籃,最近很擔心職籃的前景,因為有幾位明星球員被大陸球隊網羅去了。台灣人到大陸發展,比在台灣賺得多很多,早已不是新聞,幾乎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娛樂界、文藝界、學術界、金融界等等比比皆是,這個現像只會愈演愈烈,兩岸的交流熱絡只是讓這個趨勢更迅速發酵而已。

其實台灣人不僅去大陸發展,例如王建民到美國打棒球,曾雅妮在全球比賽高爾夫球,更有千千萬萬旅居世界各地的台灣人在國外奮鬥。

這些人能到國外去開疆闢土是因為有移動力,有移動力的人所得才會高,具有國際行情;只能在原地打轉的人就只能接受地區性的待遇。

這道理很簡單,能移動的人,是別人需要的,行情當然好,移動不了的人需要依賴別人,所以薪水低,能移動的人可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到別的地方去發展,許多外籍人士跑來台灣教英文,先民移民台灣都是同樣的道理。

台灣人的所得已經有十幾年沒有什麼成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台灣人的國際價值沒有相對提高;第二、很多有移動力的人離開了。

一般人似乎較關切的是人才流失的問題,其實這是一體的兩面,台灣社會如果無法培養國際級人才,就不會有人能移動出去,所以台灣人的移動力代表的是國家人才培育的競爭力,能夠去大陸,甚至國外發展,反而表示台灣人有移動力,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人才有進有出才是健康的發展,而我們正面臨台灣人出不去,外面人才進不來的強大危機。

我國青年的移動力正被外人質疑中,我的朋友到美國留學後,在香港的一家國際著名投資銀行工作,最近告訴我,因為台灣青年的國際能力不足,他們是不會從台灣直接聘畢業生到香港工作的,新進同事都是從大陸、香港、新加坡、印度、澳洲等地直接聘來。

台灣博士的移動力也是堪虞的,畢業後第一個工作在海外的絕無僅有。在有工作經驗的台灣熟男中,只能到大陸發展的占大多數,但跡象顯示,台灣人的大陸移動力也已今非昔比,許多台幹正迅速被陸幹取代。

在吸引人才進入台灣,我們更是乏善可陳。當台灣人民把國外人才當成是自己的威脅時,我們的進步一定有限,美國MIT有一位教授曾被記者問到,MIT有大量外籍教授,是不是表示美國出了問題,他的回答很簡單:「這些外國人不是我們的問題,他們是我們的答案!」台灣的問題正是台灣人把答案當成問題了,而且自己的答案愈來愈少,結果是我們走不出去,別人也進不來。

我們每個人都應勉勵自己成為別人的答案,不斷改善移動力。英文語文能力是基本移動力,兩個月前在捷運上碰到一位曾教過的學生,因為我上課時一再強調英文的重要,他從此勤練英文,退伍後進入一個世界級的投資銀行工作,最近被派到紐約受訓三個月,英文無障礙讓他在紐約受訓時如魚得水。

移動力還要靠其它的條件,例如文化適應性強、具嘗試精神、專業度高、常識豐富、待人處事圓融等等,這些都需要自己能意識到移動力的重要,才會經年累月的去培養,只要變成一位有移動力的人,你就不再擔心無法加薪,老闆反而會搶著幫你加薪呢!

(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