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洪蘭/小確幸格局如何成大氣候

洪蘭/小確幸格局如何成大氣候

看到法蘭瓷的陳立恆總裁在聯合報的那篇「創新-台灣與以色列的咫尺天涯」,不禁感慨萬千。

我們跟以色列一樣都是蕞爾小國,內部都意見紛云(以色列總理說,猶太人一個人有三個意見),但是他們對外團結,外侮發生時,能夠捐棄己見,一致對外。他們對國家民族有很深的認同,一旦國家有難,猶太人千里迢迢從世界各地奔回去保衛國家。像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康納曼就在以色列當兵,陳總裁文章中的化學博士三赴戰場,對抗外侮,甚至受傷仍不悔。他們都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所以以色列雖小(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三大),阿拉伯人卻不敢輕視它,在戰場上,他們是以一當十。

反觀我們,整個社會充斥著滿足於眼前的小確幸,沒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更不要說為國家民族犧牲。最近網路出現一則小學國文題關聯詞填空:「他□□犧牲生命,□□出賣國家」。六○年代的五年級生會填「他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出賣國家」;七○年代的六年級生填「他害怕犧牲生命,所以出賣國家」;八○年代的七年級生填「他與其犧牲生命,不如出賣國家」;九○年代的八年級生填「他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出賣國家」;一○○年代的九年級生填「他白白犧牲生命,忘了出賣國家」。雖說是很極端的搞笑,卻令人深思。

猶太人的創新能力強,所以微軟、IBM、英特爾等大公司都在以色列設立研發室。我們的創新能力也不弱,屏東某大學的教授用虛構的人頭來審自己的文章;頂新的魏家用最新的技術除去餿水油的臭與色,把別國不要的廢油賣給自己的同胞吃。只是當以色列人為國家民族的生存而創新時,我們卻為了私利把聰明用到了錯的地方,兩相比較,令人唏噓感嘆。

如果我們的智慧不比猶太人差,勤奮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我們會不如人家?有一個笑話說:美國商店九點鐘打烊,八點五十分店員就不讓你進門,因為他要結帳,準備下班;猶太人的店是九點半去叫門,他還會開門作生意,反正還沒睡;中國人則是十二點鐘去敲門,他都會爬起來開門,賣東西給你。我們跟以色列人一樣重視教育,也一樣重視家庭(猶太媽媽的笑話常可以應用到中國媽媽身上),為什麼他強我弱、他團結我鬆散?

有一個原因是我們不重視歷史教育,不讀跟民族正氣有關的文章。沒有國家觀念,就不能像道格拉斯(S. Douglas)在一八六○年選輸給林肯時說:國家的福祉重於黨派情結。政治家會放下私怨,相忍為國;政客會為私利纏鬥,直到把國家拖垮為止。

這十幾年來的鎖國政策使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國際觀,變得自卑而又自大,想要登天又不敢踏出一步,對外界的無知使他們恐懼、擔心、焦慮、無助;社會又不斷的鼓勵年輕人趨利避害,導致現在小確幸的流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論是非,只願無事。這種格局如何能成大氣候?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我們是到了非檢討不可的時候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