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今天開始要求自己:上網3小時,就要讀書3小時




Photo Credit:  Andrew Booth  CC BY ND 2.0

作者:王志鈞

我經常瀏覽網站,發現現代人的思考都滿簡單的——至少在網路上是滿簡單的。

網路上的互動,經常就是言簡意賅卻又不知所云;不然就是長篇大論卻通篇謾罵,流於抒發個人情緒與主觀立場而毫無理性論辯空間。

要在網路上看到理性地探討問題,或者分析歷史、文學、建築、藝術、哲學、社會問題與政治結構性的議題,並非沒有,而是很冷、沒人看。不成為熱門文章,自然也很難具有廣泛影響力。

這會造成甚麼現象呢?

就是網路成為一個傳統市井閒聊的場所,而非理性探討問題、思考問題的殿堂。

簡單講,網路就是一個菜市場,只有一堆推著簡單資訊出來賣的小販,以及菜籃族沒事來往網路菜市場聊天、八卦與閒嗑牙的地方。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我自己感覺認為,人們上網的時間,多數都是使用垃圾時間,比如上班發呆的時候、搭捷運或等公車的時候、喝咖啡聊八卦的時候、在家閒閒無聊的時候,以及睡不著覺想打發時間的時候。很少人會認真把上網當成一種像揹書包到學校讀書一樣正經八百的事,自然網路上的閱讀也就零零散散,瑣碎而流於膚淺。

這樣的現象好嗎?

我個人是覺得,對年輕人是特不好的。因為年輕人從小開始的掛網時間就太長,加上欠缺在實體世界認真讀書的成長經驗,使得腦袋比較欠缺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本來就先天思考深度不足了,如果還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與人互動,只怕未來一輩子的思考力和觀察力就會很偏狹。

我這麼說,應該不少年輕人不太認同。但我不是要寫文章來尋求認同,而只是分享不同於「網路菜市場派」的觀點。
網路是一個很好搜尋資訊的工具,但那是對有學問、有內涵、有思考能力與有專業能力的人來說是這樣的。

對於人生經驗不足、專業知識不夠、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不夠俱足的年輕人來說,與其多掛網娛樂,不如多花時間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因為有些時候,我們對於一個問題、一個現象或一個課題,確實得花一整本書來加以深入爬梳和建構其相關知識。

對於那些具有多元領域之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來說,上網看到一個好資訊、好文章或好圖片分享,會有觸類旁通之效。
但對於知識淺薄之人來說,好文章、好資訊與好作品,你只能按個讚。之後呢?你也說不出個好在哪裡的所以然來。

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為避免文章過度冗長而讓年輕人棄讀,對此,我的結論是——年輕人,計算一下你每天上網的時間,統計出來,然後,要求自己每天撥出等比例的時間來讀一本書。

如果你掛網三小時,就請花三小時讀一本書。

如果沒那麼多看書時間,就請減少掛網時間,並分配時間到閱讀一本書上。

你可以看電子書,沒關係。但絕對不要不花時間,不讀完一本書。

你可以讀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但絕對不要不讀。

只要你接受我的建議,並保持這一個習慣一年,你將會發現——原來網路上還有這麼多好文章與好天地,你從都未發現過!

「網路菜市場」的巷子裡,其實還是有好的茶館,能讓你靜靜地、深入地思考人生的各種問題,只要你不想讓自己一輩子膚淺下去,就請花點時間多看書,並且,少上網吧!

Photo Credit:  DJ Hoogerdijk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DJ Hoogerdijk CC BY ND 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