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劉亞洲:崇禎是合格的領袖嗎?

劉亞洲:崇禎是合格的領袖嗎?


三百六十年前,西元1644年,農曆甲申年,中國天地大變。一個舊王朝死了。一個新王朝剛從母胎裏生出來也死了。一個更新的王朝躍上了歷史舞臺。這個王朝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他們自己。我們今天的一切都與這個王朝有關。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想說:一切當代史都很難跳出歷史(一切當代史都會對應歷史)。為了明天而逼近歷史。遂有此文,再祭甲申。

一、合格的領袖
1644年,中國有四個皇帝:順治(其實是多爾袞)、崇禎、李自成、張獻忠。哪一個是合格的領袖?如果把甲申年發生的一切看作是一場歷史的交媾的話,那麼不妨可以這樣比喻:崇禎把房間打掃乾淨,李自成把床鋪好,張獻忠替人家寬衣解帶,最後多爾袞興沖沖地雲雨巫山

崇禎皇帝顯然是一個非常不合格的統治者。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一個朝代。朱元璋家族的血統中有著最無恥的基因。崇禎皇帝的名言是:“朕非亡國之君”他怎麼不是?他紮紮實實是亡國之君。明朝亡在他手裏是歷史的必然。崇禎皇帝是以毀滅人才亡者。通覽晚明史,崇禎皇帝仿佛與他手下那些人才都有深仇大恨似的,非要把他們置於死地而後快。
同樣是一批人,在崇禎皇帝手裏是亡國之臣;在李自成手裏是阿諛奉承之臣;在多爾袞手裏卻成了開國之臣。這個事實,三百年以降,仍極具警醒力。

崇禎為什麼不學劉邦、李世民,管他視人才為奴才也好,或視奴才為人才也好,總是源源不斷地開發,使江山長治?崇禎為什麼不能用人才?他擁有世界最大的帝國,心卻比針尖還小

有兩點可以說明:
一、他不敢負責。李自成兵臨城下,有人建議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援京師。此舉意味著放棄遼東。崇禎皇帝明明想這麼做,而自己偏不說,要讓臣屬們說。臣子們早看透了這一點,偏不說。

最富於戲劇性的一幕是,崇禎召一個大學士商議此事,大順軍的炮聲已在西直門外隆隆響起。崇禎說:“今事已急,此議如何,你說一句話就可以定奪啦!”那個大學士跪在地上,不發一言。崇禎追問再三,大學士始終像個啞巴。崇禎皇帝一跺腳,回後宮去了。須臾,城破。

二,崇禎具有深刻的農民性格。這一點無疑是朱元璋血脈。“東事”和“剿匪”都需要錢,前方再三告急,崇禎甚至打算借民間一年的房租,結果全國怨聲鼎沸,罵崇禎皇帝是“重征皇帝”。他沒有錢嗎?李自成破紫禁城,打開皇宮藏錢的地方,不禁驚呆了。庫中“有鎮庫銀,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皆五百兩為一錠。”有許多金銀都發黴了。如此巨大的積蓄,何愁發不出軍餉?李自成吃了個飽。

人才中不乏天才。崇禎更不敢用天才。
袁崇煥就是天才,所以才死得那麼慘烈。史載,袁崇煥對崇禎皇帝說:“予我錢糧兵馬,我一人足以守遼。”多豪邁!崇禎無語。他為什麼無語?他陰暗的心裏那一刻飄過什麼呢?我覺得那一刻他肯定生出了一絲嫉妒心。我就不信崇禎後來能被皇太極那麼拙劣的反間計瞞過,磔袁督師於市。

根據崇禎的性格,我敢說他可能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嫉妒。《聖經》中明確把嫉妒列為七宗罪之一。中國文化則放大了這個東西。西方文化是製造天才的文化,中國文化是扼殺天才的文化

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本質上就是一部扼殺天才的歷史。思想壓抑、嫉妒殺人。每個人都是嫉妒者,每個人又都是被嫉妒者。在中國,思想或行為出眾者,要麼一棒子就把你打回去,要麼你得具備權勢背景。

中國文化告訴我們,離天才一定要遠,因為天才是要傷人的。天才總是得不到同時代人的原諒。人們從不讚美活著的天才,而只讚美死了的天才。離統治者越近,天才越不幸
張獻忠的嫉妒心也很強,包括嫉妒知識份子,嫉妒人才,但他有一點比崇禎皇帝強:招數使在明處,不像崇禎那樣偷偷摸摸的。

張獻忠在四川稱王后,開科取了第一任新科狀元。其人才華橫溢,張獻忠整天讓他不離左右,時刻垂詢,可沒多久卻又殺了此人。有人問其故,張獻忠捋著大鬍子說:“我太愛這小子了!”嫉妒在中國人身上,決不止于心理的衝動,而是經常表現為嫉妒的行為,表現為實際地迫害他人,乃至殺害他人。

扼殺人才,扼殺天才,必然鼓勵狗才。天才孤傲地守著自己的信念,迎接他們的往往是地獄。
袁崇煥被淩遲時,北京老百姓把他的肉吃了個乾淨。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天才者的地獄。狗才歡快地守著主子,迎接他們的往往是天堂。狗才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向上爬“哪裡有向上爬的動機,哪裡就有吹捧。”(斯坦格爾語)
二、向上告密。嫉妒者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
三、造謠中傷。被造謠者只有掌握了權力,造謠者才會把嫉妒變為恐懼,把仇恨變成崇拜。中國人自古以來只崇拜權力,不崇拜天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