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顏丹:「地攤經濟」能成為中共的救命稻草?

顏丹:「地攤經濟」能成為中共的救命稻草?

抗議演變為暴力活動 美12州啟用國民衛隊

抗議演變為暴力活動 美12州啟用國民衛隊

川普:支持和平抗議但絕不允許暴力

搶人搶到台灣來!臉書永久遠距工作蝴蝶效應

辦公室去中心化,人才得更主動、更講究願景

搶人搶到台灣來!臉書永久遠距工作蝴蝶效應

臉書執行長佐伯格認為,企業鼓勵遠距工作,除了可以招攬大城市外更多優秀人才,還能催生更好的遠距溝通技術。
臉書執行長佐伯格認為,企業鼓勵遠距工作,除了可以招攬大城市外更多優秀人才,還能催生更好的遠距溝通技術。(來源.達志影像)

臉書執行長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在5月21日宣布,未來5年到10年,5成員工將採取遠距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他直指:臉書將「積極」雇用能在家工作的員工。

它不是唯一一家,先前,推特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後,Google、微軟、亞馬遜也宣告,將繼續實施在家工作形態;顯見,過去集中勞動力的辦公室文化,正朝向分散勞動力的遠距工作形態邁進。

《富比世》雜誌指出,佐伯格開出的這一槍:「將成為疫情後,就業市場最大改革者。」


做為全球前5大科技公司,辦公室遍布全世界70個城市的臉書,為什麼要在疫情減緩的同時,宣告朝永久遠距工作形態邁進?這將對你我所處的職場,帶來什麼新改變?


企業:將掀全球搶人大戰


佐伯格第一個要創造的是:辦公室去中心化革命。

《紐約時報》分析,過去,這些科技大公司透過建立巨型的辦公室園區,提供免費巴士接駁、美味的自助餐與乾洗服務,讓員工不思返家,待在辦公室的時間越來越長;正是因為高級主管一直認為,在辦公室創造人與人之間更多頻繁交流,就能激盪更多創意。

然而,隨著疫情開啟全球最大遠距工作實驗,《華爾街日報》指出,企業從原本的被迫接受到逐漸發現,分散勞動力可以為企業帶來靈活又高效的工作方式。

臉書的一份調查指出,50%員工自認在家辦公和到公司上班的效率相同,40%員工希望繼續維持遠距工作。

佐伯格在直播中表示:「遠端工作有一些明顯好處,它讓我們能將觸角伸進大城市傳統科技中心之外的人才庫。」

表面上,遠距工作可以為企業降低包括辦公室租金等營運成本,員工也可以從漫長的通勤時間中抽身而出。

然而,它的背後重點是,遠距工作也能讓人才招募不再受限,可以向全國,甚至全球展開人才招募。

這將帶來連串改變。

當辦公室不再重要,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班,接下來,薪資結構也將改變。


員工:談薪水,先看你住哪


一旦人才選擇遠距,臉書將會根據人所在的不同地區,來調整薪資,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當然傾向聘用那些居住在生活費較低,卻同樣具備優秀專業技術的人才,這就導致了就業市場薪資的變化,求職者無法再比照矽谷的高薪資水平,必須面對居住地生活費較低而被迫降薪的威脅,其他公司也會開始群起效尤。

企業的成本結構,勢必會重新整理。

過去,矽谷以提供員工極佳的工作環境出名,例如,免費三餐,或是24小時提供的零食吧跟健身場所,未來,這些支出都可以省去。


數位溝通、協作變關鍵職能


不少企業現在將下一步的支出,改為協助員工可遠距上班的數位支出,如VR與AR科技,讓大家可以透過虛擬畫面,與客戶、同事接觸。

這個改變,還將逼迫大家長出新的能力。

對於員工而言,佐伯格表態:臉書要「積極」聘用能遠距上班的員工,代表後者不僅要具備善用數位溝通工具的能耐,更能要主動與團隊協作,才不會被邊緣化。

遠端工作將改變職場文化:如,靠在辦公室廣結善緣,或加班爭取認同已經不適用,靠苦勞已走不下去,未來更靠實力見真章。

對管理者而言,企業也得學會分散式管理,領導者必須嘗試想出眾人認同的願景,才能讓大家在彼此見不到面時,仍朝共同目標邁進。

佐伯格也正思索:「當我們彼此見面的次數減少,如何鼓勵創造力,並保持企業文化?如何為那些在辦公室環境裡具備野心的員工,設計職涯發展?」


台灣軟體業,率先受影響


臉書其實有思考到,資淺員工可能還是需要先到實體辦公室與大家磨合,理解職場倫理,所以目前對申請遠距工作的員工有設下條件:員工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歷與出色的工作表現,才能申請全遠距工作。

不過,在這風潮下,大家也討論到:若遠距工作需要成熟的自我管理能耐,企業還該雇用剛畢業的新鮮人嗎?這是矽谷龍頭企業們正思索之處。

遠距工作趨勢若繼續,對台灣的影響在哪裡?威朋大數據人資副總裁林裕洋表示,軟體業提供的服務都是遠端,最適合遠距工作,所以台灣軟體業會先受影響。

他指出,台灣生活消費沒有矽谷高,卻擁有許多專業技術人才,即使跨國企業開出的薪資條件,相較於當地薪資水平可能會略有調降,還是比台灣本土企業高,台灣產業遭遇的求才競爭將更激烈;不過,他也表示,遠距工作對企業不是二分法.而是在留才上多了一個選項。

就像佐伯格說:「世界將在疫情後進入重要方向。」未來企業將因遠距工作開放,開啟全球搶人戰,同理,你的主管可能也正開始在全球物色人才,你我都必須做好,開始跟全球人才競逐的心理準備。

每個被罵的政策都做成功 鋼鐵部長變拆彈高手

每個被罵的政策都做成功 鋼鐵部長變拆彈高手

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商周專訪時說,在時代裡,每一個人都要盡責,要思考多一點,不要太短線。
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商周專訪時說,在時代裡,每一個人都要盡責,要思考多一點,不要太短線。(攝影者.郭涵羚)

不過一百多天前,他在內閣中的知名度,只排行第七;如今,他是全國人氣最火、知名度最高的政務官,民調滿意度超越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

「鋼鐵部長」陳時中受到民眾喜愛,不只因為他在防疫過程展現的硬漢與專業形象,更多的,是在剛強之外,他流露出的柔軟與溫度。

為了防疫,他鐵腕禁止醫護人員出國、下令部分行業停業,揚言公布出國者姓名;但當社會非理性言論湧現、群眾指責染病者時,他又適時語出「沒有人願意染病、被隔離」,提醒大眾應換位思考、不要獵巫。

敏於思。旁聽父執輩書生論國事
童年的台大宿舍,是他的邏輯思辨課


在過去,每當有重大災情發生,就是中央與地方不同陣營執政者產生摩擦,上演隔空駁火、互踢皮球戲碼的時刻。但陳時中總不慍不火,展現高情商,將火苗滅在迸發時。

例如,今年5月初,新北市長侯友宜將九千多份紓困申請書送至中央,並喊話「本是同根生」,帶有指責中央讓地方行政不堪負荷的挑釁意味;但陳時中卻私下去電溝通、檯面上則以「合作多愉快」回應,熄滅一觸即發的政治口水戰引信。

他既剛且柔,跳脫常人對政治人物與行政官僚的想像邊框。而他一路走來的行事風格,也總是在「破框」。

「以前在學校,人多的地方你看不到他的,他不搶出頭,腦子總是動在『框架』之外的事上,」與陳時中從父執輩開始就是家族世交的前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長、拇山菁英牙醫診所院長王大源形容,陳時中是個「專找冷門事情做的人」,「別人沒想到的、不做的,他越做越有興趣,就像公共參與,在當時(牙醫界)不是很多人熱中,但他就是會去做。」

兒時與求學成長過程的環境,對人的性格塑造,往往最為深刻。

從小住在民法教授父親陳棋炎的台大教授宿舍,給他上了一堂又一堂的邏輯思辨課。「那時很多不同科系的教授,還有留德、留日、留美的歸國學者,見解、看法都不一樣,大家常在(父親)家裡,書生論國事,我就旁聽,」陳時中曾說,那段「觀摩期」獲益良多,也練出他日後能跳脫自身專業、換位思考的眼界與習慣。


性至堅。一字一句讀完罵他的信
眼光看向十年後,兩度改革擋人財路


出了社會,他在擔任北市牙醫公會與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稱全聯會)理事長時,就做過兩件打破常規、甚至在當年被視為「擋人財路」的經典事件。

其一,是推行兒童潔牙教育運動。

「牙醫就是洗牙、看牙,好好的賺錢就好,誰會想到要去發起什麼潔牙運動?」一位在陳時中任北市牙醫公會理事長時的行政幹部回憶,許多牙醫師抱怨這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把兒童牙齒都弄好了,醫生還賺什麼錢?」

當時牙醫圈有人觀望、有人反對,但推行潔牙運動需要經費,陳時中為了不用到公會公款,轉而找上衛生署申請補助。

這讓北市牙醫師公會成了第一個非大學、研究機構向衛生署申請研究經費的醫師公會。「當時他們(衛生署)一時也不知道我們要被歸類在哪,因為從來沒有牙醫公會去申請,」前述公會幹部說。

理解陳時中想法的王大源說,相較當時其他同儕只關注眼前事物,陳時中已放眼十年、二十年之後的牙科發展,「你把牙醫保健往前推到兒童教育端,把牙齒基本問題弄好,牙科就可往更多元的學術領域發展,不是提升了整個牙醫領域嗎?」

第二件經典事件,是早在西醫、中醫之前,他說服牙醫率先加入健保「總額預算制」。這制度形同為醫界收入釘上天花板,完全打破過去醫師看診論量計酬、看多少病人就領多少給付的舊制,自然引發牙醫界大反彈。

「至少7、8成牙醫都反對,我們要從南到北做說明會,繞台灣不只一圈喔!開會時拍桌的、罵人的、講難聽話的都有,但他(陳時中)就是可以耐著性子,也不大聲(講話),一直跟對方講道理,」時任全聯會副秘書長的牙醫師蔡爾輝,回憶當時景況頻頻揮手、搖頭,「大家都覺得西醫、中醫都沒在管,為何我們牙醫要先做這件事?」

為了溝通協調,陳時中與幹部們忍著挨罵,在沒有薪酬情況下跑遍全台各地公會,開會至凌晨4、5點,是家常便飯。

前全聯會理事長詹勳政,是陳時中的老戰友,談起當年苦,卻邊講邊笑:「那時候整棟大樓(全聯會辦公室)最晚凌晨一、兩點就要熄燈了,我們還會硬站在大樓門口討論到4、5點才走。因為六點,陳時中得去送小孩上學了。」

事後來看,因為陳時中的先見之明,看到健保必然走上總額預算制,讓牙醫先與政府談判,不僅避免當時曾傳出牙醫將被踢出健保的風險,還反而比後進者獲得更好的條件。但能捨眼前利者,並非多數。

面對意見不同者,他從不口出惡言,反倒像傳教士持續溝通。他曾收過厚厚一疊「罵」自己的信,一字一句認真讀完後,找出合理之處做修正。


想全局。先利他,才能夠利己
牙醫當部長被冷眼,就更要做好!


他經常跟親近友人說:要先利他,才能利己。與他共事二十多年的公會成員觀察,正因為如此,這讓陳時中經手協調、促成的事物能禁得起檢驗,「(大家)自然會服他、信他。」

2017年,陳時中接掌衛福部,成了首位牙醫部長,在醫學系錄取分數高於牙醫系的醫界傳統強弱階級裡,他不免遭到冷眼與質疑。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陳時中情緒內斂,要坐下來、幾杯威士忌入口後,才會對朋友講起心裡話。當時外界千夫所指,各種傳言不斷,但他不做回擊或澄清,僅一次在與朋友聚餐時說:「醫界反對牙醫做(部長),我就更要做好!」

於是,他悶著頭做事,許多充滿爭議、溝通難度高,在醫界談論十幾、二十年的議題、政策,如住院醫師納《勞基法》、醫療刑責合理化、醫療分級轉診制等,都在他任內促成或初步定錨。

為什麼前任部長做不到的事,能在他任內完成?同僚、部屬們歸因於他總能破除眼前限制來思考。「C肝根除計畫」政策就是一例。

C肝治療藥物礙於健保給付額度固定,每年可治療人數有限,陳時中上任後,認為先根除C肝,才能避免未來衍生的肝硬化、肝炎疾病,因此不斷爭取經費,讓C肝預算從他上任第一年僅23億元,不斷翻倍加碼到今年達到近82億元。

「他就是『跟未來借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陳時中思考政策不像一般人受限眼前預算規模,「他想得更遠,這方案(指預算倍增)連幕僚提出的方案中都沒有,他另外想出來的。」

官場的常態是,幕僚提出政策建議,主官會在現有A、B、C三案中做選擇,「但他(陳時中)不是,他會跳出來問:這三個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向?」石崇良說。


刨根源。處理事情就像看牙
曾告訴友人,秘訣在把問題變議題


在疫情趨於平緩後,陳時中下個挑戰是,曾讓多任署長、部長落得下台一途的健保費調漲議題。它無法只靠專業成事,因事涉錢與權,更是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

但看在老友眼中,陳時中有拆解難題的手腕與能耐。王大源曾問過陳時中,如何把複雜爭議協調得好?當時他回答:把問題轉成「議題」,讓別人先表述正、反意見,他慢慢傾聽,再找適當時機切入,用對方的語言,講出能平衡兩邊的話語。

「他處理事情就像看牙,」王大源說,陳時中運用牙醫的訓練,「不像外科,心臟就心臟、腸胃就腸胃,每人1顆;每人一口牙共32顆,病人說牙痛,隨便一指,你也不知道到底哪顆牙痛;即便你知道,也不可以馬上就敲下去,因為一敲,周邊所有牙都一起痛,你就不知道問題有多大、多廣。所以,看牙要從外圍牙齒開始敲,敲一輪之後,才切中核心那顆牙齒,開始治療。」

接下來,面對歷任部長都棘手的健保漲價問題,他能否讓社會「順時中」,甚至推升他在官場再進一步?將再度考驗他敲牙齒、找痛點的能耐。

「冒險」 + 起心動念

 每日一句學管理 勇敢地「冒險」,沒有什麼事能取代經驗。  Be brave. Take risks. Nothing can substitute experience.  
        —— 保羅.科爾賀,巴西作家



每日靜思語


了解因緣果報,謹慎守護每一個起心動念http://news.tzuchi.net/QuietThink.nsf/4FC712AFFFEEF5DB4825680000120D09/A5608BD93976A8844825814B0000BF24/$FILE/5467.jpg

【新聞看點】病毒有眼睛:巴西為何突然爆發

【新聞看點】病毒有眼睛:巴西為何突然爆發

中印邊境再衝突 中共軍人遭拳打腳踢被帶走

中印邊境再衝突 中共軍人遭拳打腳踢被帶走

G7將變G11 川普圍剿中共 重塑世界格局

G7將變G11 川普圍剿中共 重塑世界格局

華為噩夢連連 5G計劃或破產 求生存難

華為噩夢連連 5G計劃或破產 求生存難

臨近六四 詩人王藏被以「煽動顛覆罪」抓走

臨近六四 詩人王藏被以「煽動顛覆罪」抓走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女性運動可能逆轉肌膚老化 好眠 帶來安適感

女性運動可能逆轉肌膚老化 好眠 帶來安適感

文/莎拉.加特弗萊德 編譯/蔣慶慧

覓真:勿忘「六四」 解體中共

覓真:勿忘「六四」 解體中共

——「六四」事件給人類留下的歷史責任

【思想領袖】沃勒:中共的病毒宣傳操控世界

【思想領袖】沃勒:中共的病毒宣傳操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