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磨蹭

磨蹭

走對了比什麼藥都好使!

走對了比什麼藥都好使!


最好的長壽藥竟是走路!不花一分錢,走對了比什麼藥都好使!

本文專家:趙之心,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心臟停了,命就沒了!要想心臟好,每天走到老 找一個大院子,放進去十隻家養的兔子,讓家狗追,十分鐘後所有兔子全部死亡,解剖結果發現是心臟破裂。同樣另一個試驗,從外面找十隻野兔放進去,讓家狗追,結果,十分鐘後狗伸著舌頭不追了,兔子還在跑。因此,心臟的工作能力不在於你怎麼保護它,而在於你給不給它一定的刺激。你越呆著不動,你的心臟越小,心肌水平越低。美國用12年時間研究兩萬多名男醫師,結果顯示,每周至少運動5次者發生心臟驟停的機率,為每週僅運動一次者的1/7。每週運動不及一次者,運動時發生心臟驟停的機率是休息時的74倍。因此,心髒病學家鼓勵更多心髒病患者至少能開始定期快步走。

我們的心臟一天通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後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塊肌肉。只要肌肉運動,就會把血擠回心臟,我們的眼睛打開、閉上、再打開,眼皮使勁就能夠把眼球上的血擠回心臟我們走路,每走一步就相當於把腳上的血擠回心臟。我告訴大家通過走步的方法讓心臟好起來,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

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累了就睡,那是毒藥!最好的方法是走路!我們身上的毛細血管非常細,細到3個微米,而我們的紅血球直徑是6個微米,優秀的紅血球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打著卷通過,不優秀的紅血球都會黏在一起,過不去,結果就是易疲勞、嗜睡。

現像一:凡是手通紅、臉通紅、耳朵通紅、眼白通紅充滿紅血絲的,都是血脂有問題。

現象二男人腿上血管像大蚯蚓一樣,女人腿上有紫蚯蚓一樣的小血管,一片一片的,需要注意了,這是靜脈曲張的表現。

現像三手伸出來,握緊拳頭,5秒鐘後打開,手是白色的,半天后仍恢復不了紅色,說明血液粘稠。

感覺累了去睡覺,那是毒藥。想讓紅血球跑起來,必須每天做有氧運動,就是把步子邁起來,把胳膊擺起來,心裡還要唱著歌。當你這樣走的時候,全身肌肉有效地運動,這樣的行走相當於再給全身的血管做按摩。大步走,每天持續走半個小時,每周無論如何要走34個小時。

好的土地才能長出優秀的莊稼,人身體中的土地就是血液。健走不是溜達!每步多邁出10 厘米才有用有些人說,我每天晚上遛彎兩小時,遛彎不算,晚上散步走一個小時不算。因為您那叫遛達,消耗的能量非常的少。我說的是快走。我們過去大家都在走路,每個人走路都是很自然的走法,剛開始走的時候感覺都好,但走了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之後會怎麼樣?

這種走的模式走得彎腰駝背質量越來越低,健身的效果越來越差。認真走好每一步的時候,增加每一步的距離,就是把步多邁出十厘米。邁出一步增加十厘米的效果會怎麼樣?通常走一個小時,和用大步走,走20分鐘的效果沒辦法比!因為大步走,全身的肌肉參與運動量非常大,另外,在肌肉用力的情況下,血液循環的量也可以加大。

所以真正要想練好走步,首先必須大步走。一個男同志,你回家走一百米,用不超過100步走完,而一個女同志一百米最好用不超過110步走完,這樣走的距離通常要比我們每一步大了10厘米到20厘米。走的鍛煉最佳時間是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之間,你選任何一個時間段效果都很好。

如果你是高血壓、糖尿病、有過心髒病史,或就是高脂血,一定要定時、定量、定強度,每天下午五點鐘走,你定好這個時間,就這個時間走,每天走三千米或者八千米,今天走這個速度,明天也走這個速度,每天咬牙把這種方式完成。人體的功能有一種記憶功能,會規律地調整你的血管、血液,對你的心臟以及整個血液品質的改善效果非常好。頸椎不好,可以每天這樣走200 步!記住,一個大樓,一個房子,要有若干個柱子支起來,人體只有一個柱子,也就是脊椎。想要走的有精氣神的第一步,就把腰部挑直。
今天教給大家一個走路的方法叫十點十分走,有些人就問了,上午十點十分還是晚上十點十分?既不是上午也不是晚上,而是做一個動作。水平抬臂這個位置叫九點一刻,再向上斜舉臂,這個位置叫十點十分。十點十分走,把胸挺起來,頭昂起來,每天堅持200步,我們很多人的頸椎會得到有效的鍛煉。覺得簡單嗎?你來試試看,當你走到100步的時候,胳膊能酸到家,但是脖子、肩膀附近的肌肉能得到非常好的鍛煉。只要堅持每天200步,當你練到第3天、第4天、第5天的時候,你的頸椎疼一定能好起來。
10 個老人個死在肺感染上,“ 三吸一呼” 最養肺老年人只要一咳嗽,肺肯定有麻煩了。十個得了病的老年人住進醫院,有八到九個沒有死在他的疾病上,最後全死在肺部感染和肺功能受損上。大家都知道著名科學家錢學森,97歲的時候,滿面紅光,說話底氣十足,大腦還能高速運轉,給研究生做評價,給博士生講課,當時的評價是錢老活到110歲沒有任何問題,可是98歲那年,感冒導致肺部感染,最後這麼大的科學家死在肺炎上。因此我告訴大家,老年人保肺刻不容緩。怎麼鍛煉呢?每天走路時心里數數,一二三四,一二三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第四步吐出去,動作誇大一點,身體挺直,不許駝背。人的肺很有意思,吸得越多,吐得越快,肺張開得越大;吐得越快,張開得越大,吸進的量就越大,對提高肺的免疫力和彈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保護肺部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養腸胃,扭著走!
凡是吃完飯打嗝的是大病。人吃五穀糧食,就會產生氣,但是氣一定要從後面排出來,走路就能幫助你排氣。發現自己腸道不好、脹 ​​氣、積食、便秘,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堅持去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胃脹、胃酸、腸道脹氣通通遠離你。注意,老年人走路的時候沒事扭一扭,過去老話裡叫搖頭擺尾扭一扭。如果你每天晚上散步的時候這麼扭著走,你會發現第二天上廁所的速度會加快,這對腸道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看到很多老年人都喜歡杵著棍走路,這樣一來,腹部就省了很大勁兒。但我告訴大家,走路時最怕的就是肚子這兒不動,腹部得不到運動,就會帶來很多麻煩。這類人群便秘、直腸癌和結腸癌都會高發。
強血管:走樓梯使勁蹬血液衛生也需要經常打掃!中國老百姓周一至週五都狂吃,好不容易到禮拜六,禮拜天怎麼樣?還得去吃!這時候會給我們器官造成高負荷、肝臟負荷、胃負荷、消化系統負荷,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高發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你每天三頓飯可以吃,但是每天要拿出30分鐘去運動,只有有效的運動才是燃燒掉我們體內多餘熱量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爬樓梯時,每走一階,腿要使勁蹬起來,每一次腿都要用力。肌肉用力,有效地收縮一次,對血管形成一次擠壓,爬樓邁一步,相當於按摩一次血管。有效的肌肉運動,是控制血管彈性的最好方法。

防疝氣:抬腿走人的內臟器官在胸腔、腹腔內由極細的網膜懸掛著。當我們坐或躺著的時候,內臟是極其擁擠地在一起的,當身體抖動起來時,身體的內臟就會因獲得活動的空間而倍感舒適。抬腿走,就像走正步一樣,可以防止疝氣。在脊椎骨兩側的前面有兩條肌肉叫卡腰肌,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就容易引起疝氣,尤其是越瘦的老人越容易得。如果每天堅持定時定量的正步走,就可以預防老年人疝氣。

【五臟排毒法】

【五臟排毒法】
1、腎臟有毒:如果你月經量少,或者經期短,顏色暗,有可能你腎臟已經積累了過度的毒素。下頜長痘,容易疲倦,都是因為腎臟體內積累毒素的表現。排毒穴位:湧泉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2、肝臟有毒:
肝臟毒素積累過多,會出現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還會出現痛經。因為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領域,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後院就會先著火。並且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髒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排毒穴位:太衝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太衝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手交替按壓。
3、脾臟有毒:
脾臟有毒時,面部會出現色斑,而且白帶過多,身上會積累脂肪,導致肥胖。同時,口氣會比較明顯,唇週長痘或潰瘍。
排毒穴位:商丘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手交替做。
4、心臟有毒:
容易失眠,心悸,而且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額頭就會長出痘痘。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排毒穴位:少府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5、肺部有毒:
肺部有毒的表現之一就是出現便秘現象。而且中醫認為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皮膚呈銹色,晦暗。
排毒穴位:谷合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身體排毒口
1、極泉穴
位置: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
功效: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2、肘窩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3、天樞穴
身體上的排毒開關,時不時的按一按~
具體位置:在肚臍兩邊左右各三指寬處。
按摩方法: 睡前用雙手食指指端同時回環揉動天樞穴50-100次,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各重複一次。功效:調節腸腑有明顯的雙向性療效,既能止瀉,又能通便,長期保養按摩此穴能夠確保腸道健康

永愛龍女


永愛龍女

我只肯拿六分的利潤!!!


我只肯拿六分的利潤!!!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裡,他不斷地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想破腦殼也找尋不到答案。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別人,為什麼有人成功了,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呢?

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閒轉,路過一家書報亭,就買了一份報紙隨便翻看。看著看著,他的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他的心靈。後來,他以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

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從雜質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建築商,一路順風順順水,合夥夥伴趨之若鶩。短短幾年內,他的資產就突飛猛進到一億元,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
有很多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秘訣,他只透露四個字:
只拿六分。又過了幾年,他的資產如滾雪般越來越大,達到一百億元。
有一次
⋯⋯,他來到大學演講,期間不斷有學生提問,問他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元到底有何秘訣。
他笑著回答,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兩分。學生們聽得如墜雲裡霧裡。

望著學生們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終於說出一段往事。他說,當年在街頭看見一篇採訪李澤楷的文章,讀後很有感觸。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 李澤楷說:“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 記者大驚,不信。李澤楷又說:“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說到這裡,他動情地說,這段採訪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終於弄明白一個道理: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細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賺兩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佔便宜,就有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
如此一來,
雖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卻多了一百個,假如拿八分的話,一百個會變成五個。到底哪個更賺呢?奧秘就在其中。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於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對方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果是,多賺了眼前,輸掉了未來.
演講結束後,他從包裡掏出一張泛黃的報紙,正是報導李澤楷的那張,多年來,他一直珍藏著。報紙的空白處,
有一行毛筆書寫的小楷: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這位建築商就是台北全盛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林正家。他說,這就是一百億的起點。
個人發展的可持續觀就是合作共贏。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厚積薄發,氣勢如虹。只懂追逐利潤,是常人所為更懂分享利潤,是超人所作。人生百年,不可享盡世間所有榮華;惠及百人,能夠得到人間更多真愛

當我讀完這篇房產人物傳記時我想:人一生給別人借過時實際是在給自己修路,厚道的人路總是很寬。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圖片來源:Atos International@flickr.CC BY- SA 2.0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之中,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遊學打工,於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遊。這位媽媽對於兒子要出國遊歷基本上是贊成的,但覺得好好一個大學生為何要去國外當工人或屠夫,深感不解。她希望兒子出國留學拿個學位,或至少去念個語言學校,把英文練好,而不要去作苦力。
兒子聽了很不爽,他覺得職業無分貴賤,靠勞力賺錢有何不對,媽媽的想法實在不符合潮流,於是母子兩人互不相讓。原本想默默逃走,卻晚了一步。媽媽突然指著我說:「你看Bryan當年出國留學,現在發展多好,你不是也說要向他效法嗎?」兒子說:「拜託~媽,人家Bryan部落格都寫了,要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而且他以前也做過妳所謂的卑賤工作啊~」(他說的是這篇: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才是真正的壯遊
接下來的場景,你大概可以想像了,基本上就是母子兩人四隻眼睛望著我,等我表態。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政客總是愛講那句:這個問題有賴大家共同研究、理性協商(基本上有講等於沒講)!
首先(我清了一下喉嚨),我也覺得職業確實不分貴賤,靠自己的勞力光明磊落地賺錢沒啥不好(媽媽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這時換兒子眼睛睜大),關鍵不在於今天要不要去遊學打工,而在於你的職場之路能不能「持續進化」?這才是你媽擔心的事!
接下來,我大致說了我對職場選擇的思考方式,雖然是處於龐大壓力下臨時掰的,但說完我自己都覺得挺有道理的,所以趁著還有記憶,把它寫下來。簡單地說,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槓桿」,二是「彈性」。「槓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穫;至於「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部分人選擇工作,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報酬觀念。(報酬/投入)的比值,就是所謂的槓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槓桿值(也就是投資報酬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的選項能夠越來越多,不要為年齡增長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老了之後哪都不能去,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
我們來看看報酬(收穫)與投入(成本)吧!
職場的「報酬」是什麼?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錢」啦!其次還有成就感、社會認同、人脈等無形的效益。這些效益通常以「機會」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你工作表現很好,你會獲得大家認同,要不被拔擢,要不被同業挖角,總之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這是最棒的情況。
那職場的「成本」是什麼?就是你為工作所付出的東西,那可多了:包含體力、時間、個人技能,還有組織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工作投入這些東西,而且每樣工作,這四種「材料」的比例都不大相同。
例如去澳洲當肉品工人,據說每星期就可領到25K台幣左右的薪資,超過台灣一個月的基本薪資,聽起來很不錯。但這份工作的投入,可能體力佔50%、時間40%、技能10%、組織能力0%。這樣的成本結構透露出幾個問題:
1. 體力與時間佔了最大比重,這兩者是隨著年齡逐漸下滑的資源
2. 技能佔比太低,而且除非未來一直殺牛,否則這技能的沿用性不高
3. 組織能力的投入為零,無經驗累積,但這卻是未來槓桿率最高的資源
相對的,同樣去澳洲當餐廳服務生,雖然賺得可能比較少,但投入成本預估是體力30%(體力消耗比肉品工人低)、時間40%(假設與肉品工人同工時)、技能20%(接受點餐、客戶服務、人際互動)、組織能力10%(應付突發狀況,優化工作順序),相較於肉品工人:
1. 體力耗費略低,有剩餘精力可以思考更多事情
2. 技能與組織能力比重高,而且與人有關,經驗比較可能沿用到其他工作
3. 有服務生經驗的去當肉品工人容易,但反過來,則需要更多的訓練。服務生在職場上有更多選擇!
說到這兒,請不要問我40%、10%這些數字怎麼來的(當然是我瞎猜的),我要強調的也不是服務生比肉品工人高級,上述的情境只是一個比喻,重點是我們應該試著用投資報酬率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待每一個職場選擇。
我即將要講的故事,可能你已經聽到爛了,但這卻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
我有個認識將近20年的好朋友,我們相識時他才20出頭。他學歷不高,但工作非常積極,最高紀錄一個人同時上三個班,白天在辦公室任職,晚上去做夜班,還兼差做直銷,他年紀比我小,卻老早就買了房子和名車,讓我挺羨慕的。他曾經考慮要回學校讀書,學些新技能,但後來覺得會占掉他賺錢的時間,講了很多年還是做罷!也曾試著做小生意,雖然小有成果,但他覺得做生意太麻煩,而且有風險,不如兼差領薪水來的實在,因此繼續用時間與體力來換新台幣...隨著年齡逐漸增長,願意接受他的工作越來越少,加上身體出了點狀況,不可能再像以往身兼數職,於是槓桿越來越低,選擇越來越窄,有點像是台灣科技業的困境,還真是傷腦筋~
在道德與社會正義上,職業無分貴賤。所有富裕的社會,都仰賴勞力工作者的奉獻才能支撐,我也認為政府應該傾全力維護所有工作者的公平正義,否則社會不可能安定。
但從個人的角度,尤其是對職場新鮮人而言,有件事情你一定要從長計議的,那就是千萬別短視眼前的利益,而要分析背後各項投資的比重(體力、時間、技術、組織能力):減少用體力、時間這類越用越少的資源來換錢,盡量多用技術、組織能力(例如管理、創新、創業)這類具有槓桿特性的資源來換取成果。這樣在40年左右的職場中,你的選擇才會越來越多,投資報酬才會持續上揚。
所以關鍵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要自問,10年之後你想靠什麼賺錢!
圖片來源:Atos International@flickr.CC BY- SA 2.0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之中,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遊學打工,於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遊。這位媽媽對於兒子要出國遊歷基本上是贊成的,但覺得好好一個大學生為何要去國外當工人或屠夫,深感不解。她希望兒子出國留學拿個學位,或至少去念個語言學校,把英文練好,而不要去作苦力。
兒子聽了很不爽,他覺得職業無分貴賤,靠勞力賺錢有何不對,媽媽的想法實在不符合潮流,於是母子兩人互不相讓。原本想默默逃走,卻晚了一步。媽媽突然指著我說:「你看Bryan當年出國留學,現在發展多好,你不是也說要向他效法嗎?」兒子說:「拜託~媽,人家Bryan部落格都寫了,要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而且他以前也做過妳所謂的卑賤工作啊~」(他說的是這篇: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才是真正的壯遊
接下來的場景,你大概可以想像了,基本上就是母子兩人四隻眼睛望著我,等我表態。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政客總是愛講那句:這個問題有賴大家共同研究、理性協商(基本上有講等於沒講)!
首先(我清了一下喉嚨),我也覺得職業確實不分貴賤,靠自己的勞力光明磊落地賺錢沒啥不好(媽媽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這時換兒子眼睛睜大),關鍵不在於今天要不要去遊學打工,而在於你的職場之路能不能「持續進化」?這才是你媽擔心的事!
接下來,我大致說了我對職場選擇的思考方式,雖然是處於龐大壓力下臨時掰的,但說完我自己都覺得挺有道理的,所以趁著還有記憶,把它寫下來。簡單地說,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槓桿」,二是「彈性」。「槓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穫;至於「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部分人選擇工作,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報酬觀念。(報酬/投入)的比值,就是所謂的槓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槓桿值(也就是投資報酬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的選項能夠越來越多,不要為年齡增長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老了之後哪都不能去,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
我們來看看報酬(收穫)與投入(成本)吧!
職場的「報酬」是什麼?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錢」啦!其次還有成就感、社會認同、人脈等無形的效益。這些效益通常以「機會」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你工作表現很好,你會獲得大家認同,要不被拔擢,要不被同業挖角,總之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這是最棒的情況。
那職場的「成本」是什麼?就是你為工作所付出的東西,那可多了:包含體力、時間、個人技能,還有組織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工作投入這些東西,而且每樣工作,這四種「材料」的比例都不大相同。
例如去澳洲當肉品工人,據說每星期就可領到25K台幣左右的薪資,超過台灣一個月的基本薪資,聽起來很不錯。但這份工作的投入,可能體力佔50%、時間40%、技能10%、組織能力0%。這樣的成本結構透露出幾個問題:
1. 體力與時間佔了最大比重,這兩者是隨著年齡逐漸下滑的資源
2. 技能佔比太低,而且除非未來一直殺牛,否則這技能的沿用性不高
3. 組織能力的投入為零,無經驗累積,但這卻是未來槓桿率最高的資源
目前位置首頁 職場力 職場修練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職場力Career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圖片來源:Atos International@flickr.CC BY- SA 2.0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之中,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遊學打工,於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遊。這位媽媽對於兒子要出國遊歷基本上是贊成的,但覺得好好一個大學生為何要去國外當工人或屠夫,深感不解。她希望兒子出國留學拿個學位,或至少去念個語言學校,把英文練好,而不要去作苦力。
兒子聽了很不爽,他覺得職業無分貴賤,靠勞力賺錢有何不對,媽媽的想法實在不符合潮流,於是母子兩人互不相讓。原本想默默逃走,卻晚了一步。媽媽突然指著我說:「你看Bryan當年出國留學,現在發展多好,你不是也說要向他效法嗎?」兒子說:「拜託~媽,人家Bryan部落格都寫了,要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而且他以前也做過妳所謂的卑賤工作啊~」(他說的是這篇: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才是真正的壯遊
接下來的場景,你大概可以想像了,基本上就是母子兩人四隻眼睛望著我,等我表態。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政客總是愛講那句:這個問題有賴大家共同研究、理性協商(基本上有講等於沒講)!
首先(我清了一下喉嚨),我也覺得職業確實不分貴賤,靠自己的勞力光明磊落地賺錢沒啥不好(媽媽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這時換兒子眼睛睜大),關鍵不在於今天要不要去遊學打工,而在於你的職場之路能不能「持續進化」?這才是你媽擔心的事!
接下來,我大致說了我對職場選擇的思考方式,雖然是處於龐大壓力下臨時掰的,但說完我自己都覺得挺有道理的,所以趁著還有記憶,把它寫下來。簡單地說,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槓桿」,二是「彈性」。「槓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穫;至於「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部分人選擇工作,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報酬觀念。(報酬/投入)的比值,就是所謂的槓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槓桿值(也就是投資報酬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的選項能夠越來越多,不要為年齡增長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老了之後哪都不能去,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
我們來看看報酬(收穫)與投入(成本)吧!
職場的「報酬」是什麼?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錢」啦!其次還有成就感、社會認同、人脈等無形的效益。這些效益通常以「機會」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你工作表現很好,你會獲得大家認同,要不被拔擢,要不被同業挖角,總之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這是最棒的情況。
那職場的「成本」是什麼?就是你為工作所付出的東西,那可多了:包含體力、時間、個人技能,還有組織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工作投入這些東西,而且每樣工作,這四種「材料」的比例都不大相同。
例如去澳洲當肉品工人,據說每星期就可領到25K台幣左右的薪資,超過台灣一個月的基本薪資,聽起來很不錯。但這份工作的投入,可能體力佔50%、時間40%、技能10%、組織能力0%。這樣的成本結構透露出幾個問題:
1. 體力與時間佔了最大比重,這兩者是隨著年齡逐漸下滑的資源
2. 技能佔比太低,而且除非未來一直殺牛,否則這技能的沿用性不高
3. 組織能力的投入為零,無經驗累積,但這卻是未來槓桿率最高的資源
目前位置首頁 職場力 職場修練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職場力Career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相對的,同樣去澳洲當餐廳服務生,雖然賺得可能比較少,但投入成本預估是體力30%(體力消耗比肉品工人低)、時間40%(假設與肉品工人同工時)、技能20%(接受點餐、客戶服務、人際互動)、組織能力10%(應付突發狀況,優化工作順序),相較於肉品工人:
1. 體力耗費略低,有剩餘精力可以思考更多事情
2. 技能與組織能力比重高,而且與人有關,經驗比較可能沿用到其他工作
3. 有服務生經驗的去當肉品工人容易,但反過來,則需要更多的訓練。服務生在職場上有更多選擇!
說到這兒,請不要問我40%、10%這些數字怎麼來的(當然是我瞎猜的),我要強調的也不是服務生比肉品工人高級,上述的情境只是一個比喻,重點是我們應該試著用投資報酬率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待每一個職場選擇。
我即將要講的故事,可能你已經聽到爛了,但這卻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
我有個認識將近20年的好朋友,我們相識時他才20出頭。他學歷不高,但工作非常積極,最高紀錄一個人同時上三個班,白天在辦公室任職,晚上去做夜班,還兼差做直銷,他年紀比我小,卻老早就買了房子和名車,讓我挺羨慕的。他曾經考慮要回學校讀書,學些新技能,但後來覺得會占掉他賺錢的時間,講了很多年還是做罷!也曾試著做小生意,雖然小有成果,但他覺得做生意太麻煩,而且有風險,不如兼差領薪水來的實在,因此繼續用時間與體力來換新台幣...隨著年齡逐漸增長,願意接受他的工作越來越少,加上身體出了點狀況,不可能再像以往身兼數職,於是槓桿越來越低,選擇越來越窄,有點像是台灣科技業的困境,還真是傷腦筋~
在道德與社會正義上,職業無分貴賤。所有富裕的社會,都仰賴勞力工作者的奉獻才能支撐,我也認為政府應該傾全力維護所有工作者的公平正義,否則社會不可能安定。
但從個人的角度,尤其是對職場新鮮人而言,有件事情你一定要從長計議的,那就是千萬別短視眼前的利益,而要分析背後各項投資的比重(體力、時間、技術、組織能力):減少用體力、時間這類越用越少的資源來換錢,盡量多用技術、組織能力(例如管理、創新、創業)這類具有槓桿特性的資源來換取成果。這樣在40年左右的職場中,你的選擇才會越來越多,投資報酬才會持續上揚。
所以關鍵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要自問,10年之後你想靠什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