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職場上,事與願違是正常!懂得這樣面對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職場上,事與願違是正常!懂得這樣面對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到底「職場」是什麼?

它可以有許多定義,每個人的定義也可能不同。倘若把職場看成一顆洋蔥,需要剝開層層表皮,瞭解層層意涵,才能探視它真正的核心意義。在職場的不同階段,每個上班族的甘苦與滋味也各有領悟。

於我而言,職場是處理「人」與「事」的場所,並透過處理人與事的各種問題,獲取金錢財務的報酬。定義看起來簡單,事實上,職場的實際情境卻非常複雜。工作上的順逆,關鍵的問題在於:你要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才能完成任務,在團隊裡當個稱職且有潛能的成員。

公司付薪水給你,只為了請你做這件事


得到一份工作,是因為公司期許我們能解決問題;之所以領到薪水、獲得報酬,是因為我們真正能解決問題,能為主管分憂解勞。因此,上班族的主要目標,是承擔工作上的任務,並予以妥善處理。這是很重要的基礎認識。

如果欠缺正確的態度,可能會誤以為工作是輕鬆舒服最好,或者把工作上遭遇的挑戰與阻礙,都當成是別人找麻煩、自己運氣不佳。我認為,上班族唯有瞭解職場上可能的情境,以及其背後的原理,才能在心態上有較適切的準備,以應對可能面臨的困難。

進入職場的首要任務,就是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主管及組織的期望。既然上班族得為解決問題而傷神費心,是否只要將事情辦妥,並完善每一件由你經手的任務,工作的結果就會與原先的預期相符呢?其實不然。

職場進階:面對「事與願違」


「事與願違」是職場上經常發生的事,職位越高,感受到「事與願違」的機率越大。組織裡難度高的事情,通常由能力強、經驗豐富的人來承擔。正常情況下,高階主管需要費神處理的事情,主要是因為部屬發現風險超越了自己的才幹所能控管,所以往上呈報,請主管拍板決定。

相對的,若在職務上都得心應手,可能意味著眼下的工作,低於你的真才實學,或已無法讓你持續進步。抱持正向價值觀的人,總是爭取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努力突破原有經驗框架,能成就大事者,都擅長和「事與願違」的情境相處,並且能提出積極的應對方案。

遇見「事與願違」的情境,能否將危機化為轉機,關鍵在於心態。

  正向、能自我勉勵、積極正面迎戰的人,通常有足夠的心力,能妥善建立自己在組織內的價值。

一個人看待工作上的挑戰或困局時,他的心態與視角,反映出此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式,也影響團隊的工作氛圍與成果。

「事與願違」若是源自技術上的問題,通常較容易克服,比較困難的是與「人」相關的困擾,例如工作夥伴間的矛盾,或是自己的身心狀態。在此情況下,如何梳理自己與同事間的工作關係、如何自我安慰勉勵,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

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臺積電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工作日復一日充滿挑戰,他常常自問:「為什麼我還可以這樣持續努力往前?」

解答就在他撰寫的散文《常想一二》中: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

    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於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每天面對那麼多的考驗與磨難,張先生唯一記掛的,是最終成功剎那的感受,回顧他做成的事或他成就的人。我認為,張先生是「用心」反思、「誠實」律己、「樂觀」邁前的成功典範。

工作上必然會遭遇挫敗,特別是入職後的三到七年,是感受挫敗的第一個高峰。趁著年輕好勝、身強力壯,只要把握正向的態度,接納各種學習指點,即便很累,也一定會很有收穫。

謹記,成功並不是追求就可以獲得,成功只會給準備好的人。無論在這條路上有多少挑戰,一定要相信:所有的努力、一切所花的功夫,終有一天會得到回報。

出自《經理人》

沒有留言: